第九十八章 我是大明人!(第 2/4 页)
农历中秋节。
辰时初刻,万历皇帝身披红色战袍,手持马槊,带着近卫军三万五千人,向热河上营行军。
众官员看着万历皇帝杀意已决,这次不打俺答,他绝不甘心的姿态,这些文官们开始派人向各镇送出消息。
这一路行军非常快,每天行军六十里,已经是全速前进了,这次出征辎重非常多。
八月二十五,上午。
万历皇帝带着大军抵达热河上营,戚继光、郑洛、杨四畏等人迎驾。
刚到热河行宫,兵部战报又传来宣府、大同、甘肃、陕西等地告急,同时呈报:“宣府副总兵哱拜叛乱。”
兵部送来的战报,说哱拜勾结永谢布部蒙古人,里应外合攻打张家口边镇。
万历皇帝有些疑惑,他要等密探上报,他没等来密探的上报,下午申时,辽东总兵骆尚志、蓟镇总兵吴惟忠同时到达热河上营。
八月二十五傍晚,宣府密探上报,兵部和宣府总兵董一元把哱拜逼反,哱拜之子哱承恩、参将土文秀、千户継云等被诱杀,哱拜已被宣府总兵董一元囚禁,哱拜三千蒙古亲兵一个不剩,都被诱出张家口杀害。
万历皇帝想不通,这群武将为什么甘愿给文官们当狗?难道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不行吗?
非要养寇自重,非要贪污军饷,喝兵血,这到底是武将、文官们有问题,还是整个大明有问题,或者是整个人类的问题?
……
八月二十六。
万历皇帝在行宫召见众将领,他准备在出兵前,做最后的部署。
大同、宣府、陕西、甘肃的边军指望不上,现在就靠这十二万大军。
方伯清指着地图说:“我军距归化城一千四百里,途径北苑,元上都,潮河、滦河、洋河等,后勤物资由船、马匹、驴等运送。”
方伯清指着归化城说:“敌军此时正在集结军队,根据我军密探来报,敌军准备向东迎击我军,预设战场将会在洋河、野狐岭以北,坝上滦河位置。”
“我军兵力十二万,敌军兵力十五万左右。”
这时吴惟忠问:“宣府、大同呢?他们不是要牵制土默特部、永谢布部吗?”
万历皇帝冷笑,把兵部呈奏的战报递给众人:“宣府总兵董一元已经把哱拜逼反,我军在宣府的密探上报,此时哱拜已经被董一元囚禁。”
还好董一奎不在热河上营,不然又会出乱子。
众人看着兵部战报,还有万历皇帝说的密探消息,众人都是将领,明白怎么回事,加上最近传来的消息,看来文官们已经和宣府总兵董一元勾结,还是不想俺答被灭,想一直养寇自重。
万历皇帝现在担心董一元会背刺他,大军向西行军,宣府大军出张家口,从背后袭击大军,到时万历皇帝的大军将会腹背受敌。
众人都没有说话,都摇摇头。
“敌人多骑兵,大约六万骑兵左右,步兵也六万,其他都是后勤押运物资的军队,我军人数并不吃亏,我军战兵就十二万,后期押运物资七万人,合计二十万大军。”
万历皇帝看着众人下令:“方伯清。”
“在!”
“朕命你为前锋侦查军,率领直属骑兵团侦查敌情。”
“是!”
“马林、杨元。”
“在!”
“在!”
“你二人为中军左右将军,马林为中军右,率领直属团、二团、五团,杨元为中军左将军,率领一团、三团、六团。”
“是!”
“是!”
“李如松!”
“在!”
“朕命你为中军前将军,你率领骑兵团支援方伯清。”
“是!”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