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官匪勾结叛乱?(第 2/4 页)
看似轰轰烈烈的逼宫事件,就这样被万历皇帝摆平,同时整个大明官场都清楚,清算早晚要轮到张居正,现在把因为得罪张居正被罢黜的官员召回,就是为清算张居正预热。
万历皇帝这这波操作,用意非常明显,设立政治标杆,否认张居正、潘晟、方逢时等人。
第二:缓和官员和皇帝矛盾,这场逼宫事件认定张居正及党羽,其他人没罪,杨魏、杨兆都是北方人,重用北方系信号。
张四维、王国光都是北方系,他们都是山西出身,让王国光进内阁,就是提前保张四维接任内阁首辅,确保北方军事安定。
杨魏、杨兆同样也是北方人,他们二人又是万历皇帝提拔的,用来平衡朝政。
同时为了平衡张四维、王国光等人,提拔王锡爵、舒化等江南人,不至于让北方人一家独大。
万历皇帝释放出来的信号,表明只针对张居正党羽及,表现出赏罚公正之心,绝非任用私人。
万历皇帝打政治牌,就是反张居正,此后反张居正,会成为最近两年的政治正确。
这在政治上,有迎合群臣的意思,可以使得人心安定,张居正及党羽下去一个,其他政党可以趁机吞并,这样的核心人设,可是使朝局平稳过度。
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万历皇帝要求官员们站队。
为了表现出大度,万历皇帝加张居正伯爵俸,并且升张居正长子张敬修翰林院从五品侍讲学士。
张居正并不领情,上奏疏请乞骸骨,万历皇帝没有准。
八月三十,月末。
杨巍,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今年已经六十五,山东无棣县人,他原本赋闲在家,接到万历皇帝的诏令,立即进京,可是到京后,才发现京城与以往不一样。
街道整齐干净,原本泥泞的街道,变的比石板路还要整洁,街道上人来人往,商铺众多,繁华更盛。
到京后先到吏部,随后上奏疏,请求觐见,这两天他可听说太多,不免担心朝廷,更担心圣天子,杨巍担心张居正会联合地方官,做出倒行逆施的事。
万历皇帝也在怀疑,身为皇帝,他敏感又多疑,他知道文官不会这么善罢甘休,肯定会搞一些阴谋诡计,湖广、南直隶、浙江、山西,今年或者明年肯定出事。
文官集团鼓动百姓造反,地方官给百姓发武器,里应外合夺取衙门,然后上报朝廷。
或者文官联合俺答、海盗、女直部,上报边境扣边,趁机制造混乱,如果万历皇帝御驾亲征,土木堡政变再次上演,如果派遣将领镇压,兵部、地方官把情报透露出去,断粮、鼓动士兵叛变等。
“皇爷,杨巍到京,呈奏请求觐见。”
“现在什么时辰?”
“已经戌时。”
“朕现在就见他。”
张鲸退下后,拿着万历皇帝的手谕,派人到驿馆,召见杨巍。
内侍太监和锦衣卫拿着手谕,叩响驿馆大门。
“谁是新任兵部尚书杨巍杨部堂?”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