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出洋(第 3/4 页)
找了半个月,都没遇上合适的人。
而这半月里,霍二淮和杨氏已陆续在湖州,嘉兴,平江等地买了六顷地。三顷上好的良田,用来种粮食,三顷中等地,用来种桑养蚕。
杨福跟着去了一趟,跟佃户桑户都签了契约,要求租自家田地的田户桑户,以粮食和蚕茧生丝代替租子。
且他们得的部分,不允许卖给其它粮商和布商,需得优先卖与霍家。
虽限制了他们自由售卖,但霍家的租子比其它地主低了半成,大伙都挺乐意的。
至此,霍惜手里便有了六顷田,三顷地。
离百顷大地主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六顷田一年的产出,按四石的亩产算,能收租子差不多一千石,若是种两季粮,能再翻一倍。
就算不种两季粮,只算上地里其它杂粮,一年收两千石租子还是不难的。
而三顷桑田目前能得多少担生丝,现在还不得而知。
等把北边的商路打顺,自家收的粮,加上贩来的,只要一年往北边运一万石粮食,卖粮就能获利小几千两银子。
而且这是个稳当生意。
霍惜拿着地契,心中有股小满足感。
而正使太监关禾带领将近三万人下西洋后,朝廷先后在浙江、福建、广东三地,设立了市舶提举司,专门负责管理海外贸易。
随着海上商路开禁,各处码头日渐繁盛。
走在街上,都能听到大伙讨论海贸的事。而如今卫朝的海上贸易,主要为“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
“朝贡贸易”就是朝廷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本朝进行的贸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