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回京(第 2/3 页)
“今年只怕又会冻死不少人。”
他穿着厚重的棉衣,尚且体寒,那些衣着单薄的底层百姓,又将如何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碧儿贴心的给秦骁递来一杯热茶驱寒,伸手轻轻拨去他衣袍上的雪。
许不语先开窗,看着道路两旁的百姓,在寒风下略显佝偻的身子,微微叹道。
“每年的冬天,都异常寒冷,早些年间灾荒那会儿,入冬冻死的百姓不知凡几,哪怕是现在,也有不少贫苦的百姓长眠在酷冬……近些年还算好的,自打从白桦采集了煤炭之后,分发到家家户户,百姓有了煤炭取暖,冬天远不如先前那般难捱。”
“但煤炭毕竟有限,不可能分配到所有人。河阳不比咱们云遥,人心黑的很,我听说煤炭价格被一些无良官吏商贾炒的居高不上,一块煤炭居然要一两白银!百姓哪里买得起?最后这些炭火都落入达官贵人家中,装都装不下,外面不知有多少买不起炭火的贫困百姓,惨死雪中。”
煤炭之事,秦骁先前也有所耳闻。
自打秦骁将煤炭这玩意带到云遥之后,许多商人一看这东西居然用作生火,顿时像闻着血腥味的鲨鱼般,一股脑的涌向白桦,和当地的官员联手,到处开采煤炭,卖往北方。
商贸之事,互通有无,不仅可以为白桦当地恢复生机,将受灾百姓尽快带出地陷灾祸阴影,恢复民生;更可以让其他州县百姓享受到炭火温暖,尤其是靠近北方的苦寒之地,炭火的出现更能给挣扎在寒冬中劳苦大众带来一线生机。
这本是好事。
只可惜,在某些有心之人的操控下,便于民生的好事竟成了坏事。
以现有的开采手段,煤炭采集不易,加上运输困难,就导致将白桦当地的煤炭运往其他地区,往往费心费力。而这直接导致煤炭的价格居高不下!
在秦骁的拍板下,运往云遥的煤炭以每公斤十纹钱的价格,均价售卖给当地百姓。一些生活困难、买不起煤炭的穷苦人家,还会受到当地官府的人道补助。秦骁的想法很简单,他只希望治下之地,不再有百姓忍饥挨饿,困顿于风雪之中。
惠民的价钱,让云遥的财政又添一笔支出。百姓们手中的每一块炭火,都意味着一笔对飞云商会的补贴。可饶是如此,云遥三州,还是有许多百姓用不上炭火,只能被迫在冰天雪地中用棉服过冬。
云遥尚且如此,凤鸣其他州县,自不必说。
那些官老爷,可没有良心。
“一两白银一块?”徐静姝惊了:“他咋不去抢嘞?寻常百姓一年的生计才值得上几块白银?一家人的口粮就换那么一块破黑石头?这些商人的心是黑的吗?”
她忍不住道:“当地的官员难道就不管吗?”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