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秦风(第 1/4 页)
原本,众人还满脸戏谑。
就连红袖招,也暗自摇头,心想炎文君搬出天下名曲之后,秦骁必败。
可当秦骁那充满磁性的声音缓缓响起,伴随着那简单却透着厚重的诗词,冲破殿梁之时,这位年幼的小帝后,第一次感觉到了文字所带来的震撼。
“兴于王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一幅璀璨的家国画卷在秦骁的吟唱下,徐徐的在众人心中展开。
无数贫困朴素的老秦人,视死如归,共赴国难。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虽衣着褴褛,身无甲利,可面对强大的外敌,依旧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只为守护自己的家园!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谁说我们贫穷,我们跟您一样也有战袍。要出兵打仗了,我们已经磨好了戈矛,君王啊,我们与您同仇敌忾,共同抗敌!"
这些话,只是平常的答话,可是写在纸上,便是一份言辞慷慨、情绪激昂的请战书,于是被秦人记录了下来,改写成了鼓舞斗志的歌。这份"请战书"表现的渴望战斗的热情,正好与当时秦人尚武的精神一致,用现代的话说是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这是它得以流传的原因之一。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但情绪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有震撼人心的力度,这是其流传千古的另一原因。
这便是,《诗经秦风无衣》!
炎帝猛地起身,脸色震撼且复杂。
红袖招眼中含泪,似是被诗词之中蕴含的强烈情感所感动。
耶夫斯基眼中满是赞许。
苏灵筠哑口无言。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