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周瑜之见(第 1/4 页)
周瑜善水战,东吴依靠长江天险而居,拒曹刘而三分,倚仗的便是强大的东吴水师以及周瑜这位大都督留下的战略方针。
乃至于鲁肃、吕蒙、陆逊这些周瑜的后继接替者,也基本上是依照周瑜在世时定下的战略,萧规曹随罢了。
听到周瑜这话,秦骁瞬间来了精神。
连忙问道。
“有何问题?公瑾快快诉来!”
周瑜当即指了指沙地上的草图,捡起木枝为秦骁讲解道。
“此地地势优越,易守难攻,主公真知灼见,确实是一处天然的海港之地,在此地兴建海港,得天独厚!”
“但同样,在此地兴建海港,也有隐患和弊端。”
“我观察过附近地形,此地虽是避风背风之地,可外围临近海洋的广袤海域却吹的是东风!若将来有敌来袭,船借风势,转瞬间便可兵临海港,将我们的泊船堵死在港口中,难以防范!就算应对得当,敌方若是采取火攻,我们泊船连片,难以调动,恐成活靶子。”
说到这,周瑜顿了顿,给了秦骁一个消化自己言辞的时间,方才继续道。
“我发现海港之内似乎并无海军船只,便问了施工百姓,方才知晓我凤鸣无海军,更无战船!若敌军来犯,仅仅依靠沿岸的防御部队,恐怕难以招架。”
“敌军甚至都不需要进港,点燃几艘战船撞来,就足以让我军损失惨重!”
“更不提海港之内,进港航道、锚泊地和港池连成一片,互相错杂,此乃海港大忌!万一敌军来犯,海港之内恐成炼狱!”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凤鸣之内本就没有懂海港建造的人才,更不提知晓水战之人。
云港的建造制图,全是靠秦骁依靠后世的一些常识和经验,摸索出来的,并非正确。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