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水家镇(第 3/4 页)
于是,就有了水家庄的出现。
那儿,都收留着水家军中退下来后无处可去、无路可活的兵士们,以及他们的家人,或者是……孤儿。
水家第一代老公国就定下了规矩:每一个跨进水家军的人,他们及他们的家人,水家就负责到底。不为别的,就为他们值得!
人家豁得出命,水家就豁得出财。
随后,水家庄就越来越大,逐渐成了水家村、水家镇。
每一任皇帝都不担心定国公府会造反,因为那么多老弱残障的人就在都城外呢,也不担心他们功劳太高会封无可封。反正每一届定国公都会拿着功劳去换田,要么就换金银,从来不要加官进爵或者是借机提拔后人什么的。
水家有家法:要什么,自己去挣!
而水家镇上的人,有了足够的农田,还都是免税的功勋田,只要不遭遇天灾人祸,日子都能过得下去。
当然,就算是天灾了,也有定国公撑着,毕竟换来的金银就是为了防止天灾的。
而人祸……谁会想不开去招惹水家镇?退伍的老兵,那可个个儿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就算有一大半是残疾人士,那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对付得了的。
何况,水家镇的人也非常团结。因为他们都是同样的人、来自同一个地方。
他们互帮互助,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扶持着生活下去。
每年的粮食作物等打下来,按照人头统一分配。只有孤儿院和老人院不同。会先堆满他们的粮仓,由他们的院长负责。
所以,在水家镇上的孤儿,也都个个儿地有饭吃、有衣穿、有书念。不存在认不认领,他们都姓水,都是大家的孩子。
大娘大婶们,闲了就会给他们做衣裳、鞋子,或者是帮他们缝缝补补、洗洗涮涮。
总之,就是轻便活计全镇子的成年女子轮着去做,重活计就归男子们了。
读过书的,就去教他们读书识字。
老人院的孤寡老人们,也都是大家的爹娘、爷奶。同样的由全镇子的人照顾。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