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刻本《红楼梦》(第 4/4 页)
陈梓林哈哈大笑起来,武父不同意陈爱武改名字,
知道是取自令嗅诗词,还另有寓意“陈梓林爱武娟”,
其实是很不错的名字,问题是女儿总嫌名字太男性化。
陈梓林和女儿两个儿子都聊了一会,见武娟还没上来,就叫女儿再次接电话:
“妮妮(小名),爸爸要挂电话了,打了快一小时啦,你跟你妈说,我会经常打电话回家的。”
搁下电话,陈梓林起身活动了下身体,没有蓝牙,长时间打电话废脖子….
独在异乡为异客,想出去嗨皮都没损友,陈梓林又钻进工作室抄歌去了,
籍此打发寂寞,手酸了便看字典背单词,时间倒也过得飞快。
次日上午,娄小娥就打电话:“林子,我昨天跟雪莉通了电话,
她答应做你外语家教老师,只是她挺忙,一周只能在星期三星期日抽两个晚上上课,
每堂课两小时。费用是两百元一小时。”
陈梓林说:“没问题,什么时候能来呢?”
娄小娥说:“本周日晚上就有空,问题是你有没有空。”话里带上了点揶揄。
陈梓林哈哈笑道:“我肯定有空,要没其他事我就挂电话了。”
陈梓林现在确实很得闲,没有谢农替他引见嚯先生,没确定是跟谁合作,
他以后的计划都不能实施。
虽说嚯家子侄是协助,但身份总归是合伙人,要给予应有的尊重,才能合作愉快。
对于港城这个弹丸之地,他确实没什么心思去游玩,
现在的港城几乎就是21世纪普通二线城市那样,甚至狭窄的街道、逼仄的市区,
还比不上21世纪新兴的二线城市呢。
闲着没事,溜达去太古城里的玉和大厦,在物业人员的带领下,
参观了一些还没租赁出去的办公室,说实在的,比广播道的写字楼要强了很多,
毕竟玉和大厦去年才正式启用,写字楼布局都是最新式样,
现代化程度很高,而且空置的楼层还多,给他新公司选择的机会就多。
好在谢农没让陈梓林久等,5月8日下午,陈梓林收到谢农传呼,
在电话里谢农很高兴:“梓林,嚯先生昨天从粤羊城回港,
我便向嚯先生汇报了你的情况,嚯先生邀你今晚会晤,时间半小时。
晚上七点你来我办公室,我们结伴一起去拜访嚯先生。”
陈梓林开心地说:“老谢,那晚上咱们一起吃饭,我也想听听嚯先生的事迹。”
谢农遗憾地说:“我还有很多事要忙,真没时间陪你吃饭,
以后得闲了再说吧,记得准时来我办公室啊。”
对于嚯先生这位爱国商人,无需赘叙,他的事迹足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
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半小时会晤,已经是对陈梓林很重视了。
陈梓林早就准备好见面礼了,他21世纪在网上曾看过一篇文章,说在京城嚯先生去世后,
嚯家人在老人家棺椁里放了一部他上前最爱的红楼梦,
文章可信度很高,从大官媒的网站上看到的。
所以陈梓林精心兑换了一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上面还盖有三希堂印鉴,
妥妥的珍贵文物,也不知怎么从浩劫中幸存下来,装书籍的匣子也是古董级檀香木盒。
这样诚意十足的见面礼,应该能让嚯先生展颜一笑吧。
至于嚯先生肯定是知道他底细的,就是不知派哪房子侄和他合作。
大房肯定不会了,嚯家全部生意都是大房子孙在打理,哪里瞧得上区区一个唱片公司。
其实陈梓林也不是很在意究竟是谁,他需要的是嚯家势力的保驾护航,
等公司做大做强,一些见不得人的势力也得屈服在资本之下,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题外话------
因为私下有点急事要忙,所以没打招呼就停了两天,加之没存稿,只能跪求大老爷们原谅了。还要忙几天,更新不稳定,磕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