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放心大胆做大事(第 3/4 页)
陈梓林说:“建设同志,还得多锻炼啊。你比只大了三岁,瞅着半老头子一样。”
李建设其实也挺疑惑,这些年似乎没见着陈梓林怎么老,
要不是一身领导气质,冷不丁还以为是个小伙子。
什么是领导气质,就是发型老、着装颜色老,再加上眯眼微笑……
两人东西南北聊了会,李建设抬腕看看表说:“九点半我跟厂长有个会,就不陪您了。”
李建设走了没多久,办公室电话响了,是娄小娥:
“林子,单位上没多少事吧,陪我逛逛京城啊。”
陈梓林说:“蛾子姐,商团这么闲?”
“哈哈,我就是借着商团方便回京城看看,我跟商团领队说明了情况。”
经过一晚上休息,娄小娥精神状态明显好了很多。
陈梓林略一沉吟,说:“行,你在房间等着,
我到了酒店在大堂给你去电话,中午请你吃京城烤鸭。”
然后打电话给傻柱叫他中午不用等自己去食堂吃饭,又给车队打电话调车。
很快小刘就敲门:“书记,现在就走吗?”
陈梓林说:“你把钥匙给我,我自己开车去。”
小刘很习惯陈梓林时不时自己开车外出,拿出车钥匙放办公桌上,得了根华子,笑嘻嘻地走了。
陈梓林路过厂办公室,进去让梁副主任打电话去京城烤鸭店订个小包间,
这才驱车去京城饭店接娄小娥。
在京城饭店接到娄小娥,开着车漫无目的地在京城大街游荡,
两人在车上随意闲聊着,娄小娥也没去逛商店的意思,能比得上港城么。
从闲聊中陈梓林得知,娄家65年去了港城,
很快就花七十万港纸在浅水湾买了个阴果老的豪宅,
溢价20%算是贿赂,结交了官员,很快在港城站住了脚,开起了工厂,她离婚时,
把家电厂给了前夫,如今的衣服厂请了职业经理人管理,
她只掌握大局,年利润在百万港币,还有些物业出租啥的,她父母则在家颐养天年。
陈梓林暗暗咋舌,浅水湾的豪宅,只要不败掉,到越往后越值钱,妥妥的亿万富豪啊!
陪着娄小娥在京城游玩了两天,又去八大岭爬了长城,
总算放过了陈梓林,隔天娄小娥随商团返回了港城。
陈梓林无所谓,反正厂里也没啥事儿,孩子有武娟管着。
快到四月下旬,陈梓林终于盼来了大领导的召唤,让他和傻柱去家里。
一晃十五年过去,大领导已经七十六岁,身体还很好,
大领导夫人则长期住院,很难在家见到一次。
大领导现在是副阁老主管着工业等,非常之繁忙,隔上次见面已经半年有余。
傻柱和陈梓林到了老领导家,老夫人果然在住院,一起在小客厅闲聊了会,傻柱去厨房做菜,陈梓林说:“陪您下盘围棋?”
老头子摇摇头:“不想费脑子,摆摆龙门阵就行。
小家伙,我也不知道你在怕什么,调你去文艺界你也不去,
守着轧钢厂不是浪费你的能力?”
这是老生常谈了,陈梓林当耳旁风,笑着说:“大领导,
我最近啊,见到了一位港商,在闲聊中,发现港城娱乐很发达,
我琢磨着我能写歌,是不是可以去港城办个音乐公司,给我们国家搞点外汇创收啊。”
老头子是日理万机,消息可不屏塞,看了看陈梓林,摇摇头说:
“你的歌太独特,那边的人不一定喜欢听哟。”
陈梓林尬笑道:“我、我也偶尔买点流行歌曲的带子听听,
万变不离其宗,我觉得我也能写好流行歌曲。”
老头子还是摇头:“创作源于生活,就像你写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欢快活泼,很振奋人心,
也很区别于以前的革命歌曲,但还是与港湾那边的靡靡之音,截然不同。”
陈梓林说:“我尝试着写了首《一剪梅》,您听听,是不是接近流行音乐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