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第 3/4 页)
走进中院,见顾浪在自家门前和武娟聊天,摇着大蒲扇,便含笑打了个招呼。
顾浪忙起身说:“祝不长下班前去办公室,说民兵营的同志找了一天,
也没找到那个照片上的人。”
武娟也知道了原委,担忧地问:“林子哥,会不会出事了?”
陈梓林默然片刻,坐在椅子上说:
“已经尽力寻找,能不能平安就看命了。”
这时傻柱擦着汗水走过来,说:
“陈主任,要不要去她家看看,我跟她好歹也是熟人呢。”
傻柱结婚后才明白两情相悦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他知道陈梓林以前是喜欢赵玲的,
想必也愿意在这个时候,去帮一下赵玲,才提议去赵玲家看看。
陈梓林看了下手表说:“时间还早,那就去她家看看。”
傻柱说:“我去拿点东西,总不好空手去。”
武娟也说:“林子哥,我们要准备点什么?”
陈梓林摇摇头说:“我就不带东西了,只是告诉下找人的情况。”
两人骑着自行车,找到赵玲家,此时天已经全黑了,
院里坐了不少邻居在外乘凉,看到有陌生人进来,都不约而同看着他们俩。
陈梓林也没理会,径直去赵玲家门口:“赵玲回来了吗?”
一个高高大大的小伙子走到门口问:“你们是谁,找我姐干嘛?”
屋里传来赵玲的声音:“平安,是陈主任,快请陈主任进屋。”
赵平安打量着陈何两人,见来人还提了罐头麦乳精,
就侧开身子说:“那请进吧。”
陈梓林走进屋里,看见下午还泥猴一样的小弟弟妹妹们已经清洗干净,
而赵玲额头上搭着一块湿毛巾,
躺在她妈妈的床上,正要挣扎起来,而一个小伙子在劝她躺下休息,想必是老三赵吉祥吧。
陈梓林说:“玲子,你就好好休息吧。”
赵玲如何能安心休息,挣扎着问:“陈主任,有我妈妈的消息吗?”
陈梓林叹息着说:“对不起玲子,我的人没找到你妈妈。”
赵玲似乎有了心里准备,身子颓然地瘫倒在床上,一行泪珠流过她憔悴的脸庞,
赵吉祥说:“姐,我和哥会再去找的,你别哭了….”
抬头看着陈梓林,问:“陈主任,今天有几个轧钢厂的人也在四处打听我妈妈,
是不是您派的人?”
陈梓林默默地点了点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赵吉祥起身走到陈梓林面前,深深地鞠躬道:“谢谢您陈主任,
能不能明天还派人去远处找一找?”
他眼睛通红,嘴唇颤抖着却强忍不哭出来。
陈梓林叹息着说:“吉祥,你放心,我明天会派人继续找的,
哦,印染厂的董主任答应招你进厂做临时工了。”
转身对身后的小伙子说:“你是平安吧,董主任答应你马上转正,
不管怎么说,还得安心上班,弟弟妹妹还小,要你们三个大的姐姐哥哥照顾。”
赵平安点点头,从姐姐那里已经知道,
这个陈主任就是解决姐姐工作的轧钢厂领导,
没想到还解决了自己转正、解决了弟弟进厂,
也恭恭敬敬冲陈梓林深深鞠躬:
“谢谢陈主任,我们会好好照顾姐姐、弟弟妹妹的。”
陈梓林点点头,对傻柱说:“我们走吧,让他们好好休息。”
傻柱把手里的电丝网兜放桌上,关切地说:“玲子,你要好好保重身体啊。”
赵平安把陈梓林两人送到了院门外,似乎也不善言辞,
陈梓林说:“平安,有什么困难,
你就去轧钢厂找我,我的秘书叫李建设,你记好了啊。”
赵平安说:“我记住了,谢谢陈主任。”
两人默默地骑着自行车在无人的胡同里穿梭,
好久傻柱才恨恨地咒骂了句:“这该死的运动会……”
陈梓林罕见地没批评傻柱,这才露岂年啊,还有早着呢。
次日陈梓林再次派出六十多人去打听,可惜一无所获,一个大活人就这么消失了。
这仅仅是无数家庭悲剧中的一种,在这片土地上激不起任何波澜。
陈梓林也被轧钢厂繁琐的工作,牵扯了所有精力。
从大领导家回来不到一个月,就陆陆续续又收留了三十多个被达到的老头子,
其中居然还有老连长的父亲…..看来工业这块基本是被吹光了。
陈梓林并没跟高老直接对话,但从高的眼神里,他知道高应该是知道一点内幕的。
小仓库里已经住得拥挤了,又不能设上下铺,
原本还有书桌的,都搬走了,只剩下单人床。
好在仓库高度在五、六米,白天虽有点闷热,但晚上还是挺凉爽,
卫生也打扫得不错,老同志们住得还算舒心。
养猪场在轧钢厂的努力下,四处收购小猪、种猪、母猪,
目前存栏小猪四百余头,种猪母猪50头。圈了块地养鸡四百余只。
特意招了三十五名畜牧技术员,修建了技术员宿舍、兽医室、饲料加工室等配套设施。
猪饲料鸡饲料已糠麸为主,组织年轻团员们去乡下收割猪菜,
猪粪鸡粪都能在乡下换来等值的猪菜饲料。
大致计算下来,轧钢厂不需要贴进去多少资金。
军工合作的项目已经走上了正轨,杨运齐等技术人员作为顾问,
在子弟兵的看管下,全程参与军工项目生产。
轧钢厂的新班子上任已经半年多,管理的上的漏洞越来越明显,
陈梓林不得已几次召开会议,
好言相劝,才让一些有经验又错误不大的人,
恢复了职务,重新回到了管理岗位。
十月中旬,上面一纸令下,要求复课,顿时大街小巷清静起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