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二婚女配(6)(第 3/4 页)
首先要把黄豆洗干净,然后用大铁锅烀面,烀黄豆的时间大约要两三个小时,需要文火。
烀好后的黄豆要捣碎,这个工序很费劲,不好捣,需要身体好又有劲的人来做,一大锅烀好的黄豆捣碎也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许子宴刚好可以做这个工序。
捣碎后的黄豆脱成坯,坯子是长方形的块状,长度大约一尺多,宽度大约半尺多。
然后用纸严密地包裹起来,放到屋子干爽通风的地方。
这种包裹起来的长方形烀好的碎黄豆坯子称为大酱块子,做好的大酱块子一直要放到来年春天的五月,然后正式开始做大酱,也就是真正地开始用酱缸做大酱了,他们把这个程序称之为下大酱。
下大酱首先要把包裹了一冬的大酱块子打开,把裂缝中生的虫子用水冲洗掉,通常应该是不会生虫子的,除非没有包裹严实,没有包裹严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纸少,没有包严。
为什么不多用些纸呢?因为没有纸,这就是时代。
冲洗好的大酱块子,需要掰成拳头大小的碎块。
凉干后倒入缸里,再倒入水,水要比碎大酱块子多很多,再放入适量的大粒盐。
然后再把酱缸用纸封好,把封好的酱缸放到室外的园子里,让阳光照射。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大酱发酵,发酵过程大约需要十多天。
等发酵差不多了,再打开封纸,用大酱耙子捣酱。
大酱耙子是用木头做的,一个圆木棒,一端钉一块巴掌大小的长方形小木板。
每天都要捣酱十几分钟,通常启封后再发酵十多天就基本上可以吃了。
但这还不算完,还需要每天捣酱,大酱每天仍然在发酵,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几乎持续整个夏天。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