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研究缺失了(第 3/4 页)
“于闲学长…”答辩秘书看着名单,“下一个就是你了。”
“嗯嗯。”
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论文答辩,原因在于对本科生的论文要求较低。
尤其香河学院这个级别,抄抄写写,压一下查重率,很容易糊弄过去。
而考古学专业要想拿出像样的毕业成果,且还能表达对化石成果的独到见解,基本奔着优秀毕业生去的。
本届毕业成果答辩组一共四人,互为有利竞争对手,只不过其中三人已将于闲的竞争力排除在外。
“前边那个学生进去多久了?”
“二十分钟出头吧。”
“嗯…”
于闲和旁边同班的优等生打了个招呼,赶紧拿出手机查资料。
本科生论文答辩或是成果考核流程大致是:
简短的自我介绍,5分钟左右;
10分钟时间描述自己的论文/成果;
评审组成员依次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数量,考生一定时间准备并当场回答。
答辩秘书说前边的学生进去二十分钟出头,没准老师已经提出问题,学生准备作答了。
留给于闲的时间不多…可能只有10分钟。
10分钟内讲清楚对化石的见解,以及这一块化石为什么能作为毕业成果。
寻龙图谱搜到的化石指向奇翼龙,
这张手牌其实不错。
奇翼龙是恐龙分支往鸟类演化路上的一次尝试,蛮有突破性的。
而且单论化石完整度,35%算不错的。
早先有学者对比恐龙和现代鸟类的爪子、骨骼,推测鸟类是从恐龙演化而来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