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筹款(第 2/4 页)
思索片刻,贾蕴说道:“陛下,为何不在邻近省份调粮?”
各省都有存粮,若是朝廷发令调集,既不用花费银钱,也不必大老远地运粮,这才是最为便捷的办法。
崇明帝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能说出这番话,看来也没懈怠,晓得长进。”
夸奖一句,崇明帝随后冷声道:“若是有粮,朕也不需舍近求远。”
崇明帝此话一出,贾蕴就明白邻近省份无粮可调,虽然不知道为何无粮,可就是没有粮食,你也没得办法。
顿了顿,贾蕴继续道:“陛下,国库无银,内务府那里应该也有银子吧!”
“啪......”
忠顺王正在喝茶,听见贾蕴这番话,顿时手中的茶杯都端不稳,直接摔在地毯上。
圣前失礼,忠顺王忙请罪道:“臣弟失仪,皇兄切勿怪罪。”
崇明帝此时也是一脸黑线,摆手示意忠顺王不必在意后,不满的看着贾蕴,冷声道:“你这是说百姓罹难,朕连体己银子也舍不得拿出来?”
一般来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天下都是皇帝的,何谈体己银。
事实上呢,国库跟个人的私库还是有分别的,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私房钱,明朝的内帑,宋朝的封桩库皆是如此。
而内务府就是大乾皇帝的私人小金库,主管皇家的衣、食、住、行,当然也包括皇帝的私房钱。
内务府的进账是由皇帝“自营”庄园缴纳的钱粮,“自营”的钱庄、粮庄,钱庄每年盈利缴纳的银两、粮庄每年收的岁赋,还有各位封疆大吏、各级官吏以及属国等的贡奉、部分盐税收入等。
总得来说,内务府的每年的进账也是不少。
内务府的私房钱供皇家一应的日常开支,在特殊时期,也可用于朝廷开支,这都由皇帝本人说了算。
“臣不敢。”贾蕴单膝跪地回道。
实话容易得罪人,尤其是面对九五之尊,不过贾蕴晓得崇明帝不会因此事责罚贾蕴,自然也就实话实话。
果不其然,崇明帝瞪了贾蕴一眼,旋即说道:“内务府的银子拿去填补军饷缺口了,再加上各应开销,现在也没什么银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