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奇女子:武有毕韬文,文有刘淑英!(第 3/4 页)
刘淑英以死威胁,坚决不从,因此被囚禁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写了多首绝命诗。
后来张先壁或许是摄于刘淑英的刚烈、正义,又或许是迫于外部压力,终于释放了她。
可惜那时抗清形势大变,刘淑英组建的义军也早就散了,清军攻克江西,屡屡屠戮百姓以巩固统治,刘淑英便带着老母和稚子辗转湖南、四川等地避难。
几年后回到家乡,因江西已为清军占领,她便在尼姑庵出家隐居,一边抚养儿子,一边联络反清之士继续抗清。
可惜南明形势越发糜烂,她一个女子能做的事终究微弱,没能成就大事。
最终,因为常年在外奔波、流离,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在三十七岁就病死了。
这个刘淑英是真的很有诗才,我们后世有很多她的诗,风格慷慨洒脱又壮怀激烈,可以说是明末的女版稼轩诗人了,回头你可以找来看看。”
朱媺娖听完不禁道:“听你说完,我真是恨不得现在便见到刘淑英。
相公也真是,江西既然有这样的奇女子,你在湖广时怎么不告诉我?
那样的话,我提前派人去找她,过江西时便能将她接上了。”
说到最后,朱媺娖竟然忍不住怪起郝光明来。
郝光明无奈笑道:“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刘淑英这个人啊,不然怎么会不介绍给你?”
朱媺娖并非真生气,也知道这事怪不得郝光明,于是换了个话题,问:“武的那一个呢?”
其实朱媺娖对女武将并不急需,她身边有董琼英领着朱雀营保护,军中又有秦良玉、红娘子老、青两个形象代表人物,足矣。
况且,如果说在大明女子从商、从政等不如男子方便,那么从军就更不方便了。
即便到了后世也是如此。
因此,朱媺娖从未有过大力发展女兵的念头——只需有个朱雀营随身保护她便够了。
但话说回来,真要再有个红娘子、董琼英般的奇女子,她也不会放过。
郝光明道:“这名奇女子叫毕著,说起来其实也是文武兼备,只不过其文才方面的事迹不如武事上的显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