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有梗才有料(第 3/3 页)
嫉恶如仇的李元芳曾经问过狄大人:“那些本应令人同情的受害者,现在却一个个变成阴险歹毒、强凶残暴的恶棍。.......,我真不知道是非在这里面到底代表了什么,正义用在这些人身上是不是被彻底曲解了?”
狄仁杰抗深知此中因果,他抗争过吗?抗争过!他被关进大牢,深受重刑,流放外任作知县,可皇帝一有诏令,立刻义无反顾,因为什么?因为他心怀的是天下百姓、守护的是李唐神器。
《滴血雄鹰》里,狄仁杰知道武则天有生命危险,宁愿站死宫门之前,也不愿意与张柬之、姚崇等人借机起势,扶保太子。因为他知道:皇帝一旦暴死,梁王和太子必定是你死我活,宵小之徒也会趁机作乱,天下重燃战火,百姓生灵涂炭!
因此,在《神探狄仁杰》中,狄阁老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狡猾的老狐狸、还有自己的精英团队张柬之、李元芳、曾泰等。狄仁杰每破一案都是团圆美满,反派被一网打尽,州县归治,天下太平。可是《大宋提刑官》里的宋慈只是个提点刑狱司,只能评价刑狱案件,但是正义终究难以伸张,每破一案都是气氛沉重,最后满目皆敌,负气出走。
我认为无论是身宽体胖的狄大人,还是一身正气的宋慈,都是经典的荧幕形象,没有高下之分,但是就两种形象所代表的理想与现实,在流行程度上的确是有所差异,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形式
《大宋提刑官》和《神探狄仁杰》都在破案,可是两人破的案件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宋慈破的案件是典型的刑事案件,其内容大致于当今的检察院和公安的结合,对于地方刑案有疑问的地方提出弹劾,通过收集证据找到真相。期间宋慈凭着他那一手“检验”“推理”的绝妙手段,接连侦破了“太平县冤案”、“李府连环案”、“毛竹坞无名案”、“城南井尸案”、“遗扇嫁祸案”、“梁雨生命案”、“李玉姑失踪案”等一桩又一桩的疑难命案,剧情简洁明快,期间穿插着他和瑛姑、捕头王的日常琐事,范伟、郭冬临、郭达等一系列喜剧演员的加入给这部悲剧带来了一些欢乐又略带讽刺的气息。
而狄仁杰是内史,他下去查与其说是刑案,不如说是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政治事件,江湖庙堂互相勾结、朝内朝外暗通款曲,极尽复杂变换至能事。而且其中包含的元素很多,武侠、党争、鬼怪、悬疑、而且每个案子的节奏、色彩绝不相同。《使团惊魂》诡异神秘,节奏明快,蝮蛇、真假方谦、李青霞,各色人物层出不穷,《蓝衫记》则是将惊天阴谋娓娓道来,从刘家庄公子之死,到夫人莹玉的身份、到梅花内卫的介入、一直牵着出越王谋逆、太子遇难,到达高潮后又戛然而止,在你意犹未尽之时,《滴血雄鹰》的恐怖阴霾便随着神都的雨季席卷而来,忽明忽暗的画面配合宫中皇帝的梦魇,宫外涉及四道十三州的滴血雄鹰,前隋大业时期的历史相互串联起来........
这一方面来自于编剧的深厚功力,而且《神探狄仁杰》三部百余集的篇幅让故事有足够的时间演绎。
得益于篇幅的不仅是故事的节奏,还有人物的形象。
《神探狄仁杰》三部曲使得原来《武朝迷案》中的人物逐渐丰满起来,如果说李元芳在第一部中的形象主要是憨厚淳朴,之后的李元芳则更加嫉恶如仇,能够独挡一面。在《蛇灵案》中出名的各种绰号也让各种人物更加具有戏剧性,比如狄仁杰被称为“胖灵”,李元芳被称为“挂灵”,曾泰被称为“舔灵”、武则天被称为“剁灵”。而赵军凯扮演的“刘大”、“薛青麟”、“何五奇”也在各部中为县令所杀,被称为命犯县令。
而《大宋提刑官》虽然也有续篇,却终究不是同一批演员,跨越的时期也不同,让人很难与原作产生联系。
此外,《狄仁杰》系列的电影、动画、电视剧也间接对《神探狄仁杰》的ip进行了推广,而且钱雁秋之后一直在拍摄类似的电视剧,《英雄》系列也不断吸粉,而宋慈的形象则主要来自于《大宋提刑官》,限制了这部剧的推广度。
种种原因,让《大宋提刑官》不具备《神探狄仁杰》这样的流行性,但是其在电视剧上的地位却也不容小觑。我们在体会《长歌一曲》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的悲壮的《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