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希望一直都在(第 2/3 页)
3.《湖州蜜蜂案》,这个故事也很精彩,老谋深算的狄大人居然被许世德赚入了彀中,如果不是武则天进去堂中多看了几眼,那么狄大人同谋篡位的罪名是洗刷不掉了。不得不说许世德是一个策划高手,只是千算万算没算到刘传林居然没死,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疏忽断送了整个计划,也看得出这个案子的获胜也夹杂了很多偶然因素。可以说整个《神探狄仁杰》第一部的这三个案子都很精彩,跌宕起伏,暗中角逐,偶尔中有必然,胜利中有侥幸。更是把狄大人和武则亦真亦假天互相利用又通力合作心照不宣的关系玲离尽致的展现了出来,力透纸背,跃然纸上。梁冠华的演技也是无敌,一颦一笑,全身是戏。
那么我个人总的评价是蜜蜂案>江州安>使团案>滴血雄鹰案>覆船案>崇州案>蛇灵案>银马车案>月氏案>凉州案
蜜蜂案,由一桩普通的凶案逐步抽丝剥茧,最后发现是一个陷害太子事关天下的大阴谋,狄公差点自身难保,最后凭刘公子坠崖不死的运气险胜,十分精彩!
江州案,小小的县城里四五股势力互相牵制,受害者都是鱼肉百姓的坏人,最后的行凶者却出人意料,而他的动机和真实身份更令人大跌眼镜。狄公最后对凶手的处置也耐人寻味,是对法律和人情之间关系的一次思考,很有意义。
使团案,两国的反派相互勾结,酿成大案,破案事关战争与和平,狄公从敌人的一个个小破绽里逐步接近真相,却因为真凶是李姓宗祀而怀疑自己的判断,犹豫不决,让自身陷入绝境。此时被他感化的反派蝮蛇舍身为他挡刀,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狄公的命,也最终给边关带来了和平。
滴血雄鹰案,幕后黑手利用前朝旧案和迷药营造阴森气氛,一度让不信鬼神的狄公陷入了自我怀疑,装扮成无头将军的反派更是吓坏了天下无敌的李元芳。最后狄公凭借对内卫纹身的灵光一闪才找到了真相,武则天也因为多看了一遍奏折才侥幸逃生。
以上几个案子都很好看。
覆船案,太平盛世之下,淮河两岸底层百姓们却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迫害他们的是扬州当地代天寻牧的刺史县令们,还有皇帝最信任的异姓王元亓。元亓表面上是封疆裂土的王爷,暗地里却是祸害一方的铁手团宗主,有这些蛀虫在,百姓怎得安生。这个故事聚焦于穷苦百姓,立意不错,剧中的鲁吉英以及扮演他的演员都有超好的演技,更兼有狄公和李元芳之间那种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情谊,以及小清和李元芳之间的故事,都很值得看。但是缺点是节奏较慢,而且部分地方逻辑不太严谨。
崇州案和蛇灵案,脱胎于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东硖石谷之战,是非常热闹的案子,人物众多,卧底众多,反转众多,反派内部还分为不同派系,利用狄公消灭政敌,更兼有李元芳与蛇灵里各位高手之间的巅峰对决,可以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如燕的出场和改邪归正让该剧拥有了女主角。不过这两案里逻辑漏洞太多,并且有不合理之处,比如太过于拔高李元芳的武功,山洞中蛇灵的总坛太过于宏大,各路高手的轻功和换脸术太出神入化,月食引发洛河暗涌的设定等等,大大削弱了真实感和代入感。
银马车案和月氏案,制作上非常精良,其中众多的案中案也很有趣,李元芳和曾泰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也让人开心。狄公被陷害的剧情也体现了他宠辱不惊、沉着冷静的特质,以及他在朝臣中德高望重的地位。缺点是反派暴露得过早,伏笔太过明显,悬疑性远不如其他案件。
凉州案,我最不喜欢的一个故事,整个故事太过离奇,地动仪、棱镜、吸血蝙蝠等内容太假,反派组织的内部结构和行事方式在逻辑上很牵强,作案的动机和逻辑也很混乱。
这里我重点讲一个我觉得血色江州绝对堪称一流,这也是给我印象最深,同时给我留下巨大心理阴影的一个案件,林永忠的大铁锤实在吓人,小时候吓得我不敢睡觉。
可以说血色江州这个案件堪称经典,集《神探狄仁杰》各种特色于一身:
狄胖扮猪吃老虎,关键时刻亮明身份一波反杀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