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潘烈面见孝帝(第 2/4 页)
银铜交易谈成后,后面的事情就好谈了。
壶关可以提供灵稻、丹药、入品兵器、虫甲、魔法装备,需要的物资有麻布、丝绸、陶瓷、茶叶、食盐等物资。
蔡邕发现壶关提供的东西,都是高附加值的东西,比如一斤灵稻,就需要10万农元,相当于2000匹麻布(50农元/匹)。
至于丹药、入品兵器、虫甲、魔法装备,几乎都是天价。
这样交易下去,大汉朝还是越来越穷啊。
潘烈笑道,账不能这么算的,物以稀为贵,财富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国家要发展,得以工业化规模化为主,比如鼓励大的纺织工厂,大的冶炼室等,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蔡邕明白了,神农教总坛里的兵工厂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批量生产,效率和产量都非常高。
潘烈还建议道,如今世家都在研究丹药、研究兽皮甲,研究炼金术,这样很好。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整个修仙文明的快速发展。
蔡邕也觉得是好事,但世家诸侯太强,朝廷太弱了,不是好事。
潘烈道,忠于汉室的人还是很多,比如刘备、公孙瓒、丁原等人,关键是要如何把他们利用起来。
而且,大汉历经八百哉,汉文化已深入人心,谁敢反叛,众诸侯群起而讨之。
蔡邕见潘烈心向汉室,心中大定。只要神农教能全力支持汉庭,其他诸侯不过跳梁小丑。
关于双方贸易,潘烈说上党郡的子民也都是大汉子民,没有单独搞对口贸易,神农教自用的消费物资可以优先购买内务府库的东西。
至于收取银铜,潘烈建议在各地设立银行,集中换币后押往壶关。
银行?金银铜取中间,以银代表货币。
蔡邕对这个词很满意,不过用作官制,太过低俗。
潘烈说,若朝廷有意建立银行,他可以入股。
入股?朝廷建立银行,私人怎么可以入股?
潘烈笑道,银行是可以赚钱,大家一起来做大做强不更好吗?
银行可以赚钱,蔡邕一时间想不到银行怎么赚钱?
潘烈笑道,比如,银行里的钱放贷给需要的人,收取利钱,不就赚钱了吗?
蔡邕大为不满,这不是与民争利吗?
潘烈言道,老子曾言,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朝廷是公正无私的,放贷是可以盈利,但在灾年的时候可以减免债务,或进行无息贷款,让百姓度过难关。
就是因为朝廷没有放贷机构,导致民间高利贷盛兴,才会造成大量缺钱的人家破人亡,卖儿卖女。
此言大善。蔡邕明白银行的用处后,向潘烈行礼道。
这夫子之理,潘烈可不能受,于是避到一边。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