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梁山泊(第 3/4 页)
月亮从从东山慢慢移到了树梢。朦胧的月光洒在溪涧中,一半儿明亮,一半儿仍在黑暗里。
瀑布从高崖上跌下,潭水不断翻涌,水下似有一头怪兽在拼命挣扎。水流冲到潭边,奔势已缓,激起无数的水花。水花四溅中,股股薄薄的水汽如雾般升起,越来越高,渐渐聚成一团云雾。而谷顶却有大朵大朵的云自瀑布悠悠飘下,慢慢与那团云雾融在一起,越来越大,膨胀开去。
眼前云雾弥漫,那道瀑布隐没在云海之中。一时间,溪谷中暗了下来,深潭的右边却现出一片朦胧的白色。
两人顿时惊起,越过潭边几块光滑的圆石,来到一片藤蔓野草密布的石壁前。幽幽的白光正是从这里发出。
两人拔出腰刀,将灌木枯枝清理干净,露出一块一人多高,宽约二尺的光滑白石。那白石与四周岩壁严丝合缝,不见开启之处。
赵榛猛然想起“替天行道”四个字,便用手在石壁上慢慢摸索起来。当手触到石壁的四个角时,忽觉有异。手掌触处,有些微微凹凸。
阮小七折下几支松枝,用火折子点燃了,照过去。
赵榛仔细再看,这才发现石壁上被人刻了字。那字凹进石壁表面,又被白色的不知什么涂料涂平。涂料颜色与石壁一般无二,若不是仔细看,绝难发现。
两人喜出望外,用刀尖一点点将涂料挖出,终于现出“替天行道”四个大字。每个字都附在一块圆形石板上,像门环。
两人一起转动四个大字。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却纹丝不动。反复试了几次,依然如故。再看那块白石,水平如镜,似与周围的岩石长在一起,毫无撬动的可能。
两人顿时又泄了气。松枝燃到了尽头,小七沮丧地扔到水里。一股白烟冒起,水雾蒙蒙。
盯着石壁看了半天,赵榛还是不甘心。他走上前去,反反复复摸着“替天行道”四个字。忽然,他发觉了奇怪之处。最后一个“道”的笔画不完整,走之旁缺了一笔。(参用梁羽生《风云雷电》的创意)
赵榛又一点点摸了一遍,确认“道”字的确是少了一笔。再摸摸其它三个字,都无异常。点亮松枝再看看,也不是因天长日久而剥落。
赵榛心念一转,拿起刀,用刀尖慢慢刻下去,将“道”字的笔画补齐。
当捺的最后一笔完成,只听得“轧轧”的声响,“替天行道”四个字慢慢转动起来。
待响声停止,四个字不再转动,再去看时,那石壁已露出一块缝隙。伸手一推,石门应声而开,里面竟是一个黑黑的洞穴。
两人重又点起松枝,一前一后小心翼翼走了进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