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万柳镇(二)(第 2/4 页)
员外又问:“小官人这是打哪里来?”
赵榛连忙答话,将那天在土地庙前说给岳飞、牛皋的话,又说了一遍。老人连连点头,又问那家人“王公,外面怎么样了?”
王公回话道:“小人刚到门口,便碰到这位官人。听说有人在寨子外面杀了好几个金兵,眼下金人正忙着在镇子里搜捕呢?”
员外皱皱眉,又见赵榛衣衫破烂不堪,像个叫花子,边对王公说道:“你带着这位官人去洗洗吧,叫樱儿找几件她哥哥的衣服给他穿!”
只听得屋里一阵响动,一个女子走到了院子里。
赵榛只觉眼前一亮。那女子十五六岁,个子不算高,却长得骨肉均停,一张圆脸,媚眼含春,皮肤似吹弹可破。乌黑的头发在脑后扎了两个长辫,穿了一件翠绿的衫子,俏生生的,像三月春间的一株嫩笋,带着山野气息。
那女子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望着赵榛,丝毫没有怯意。一手搀了员外,语音清脆:“爹爹!”
员外爱怜地看着女子,对赵榛歉意地说道:“老夫姓崔,这是小女!她母亲去得早,从小被我宠坏了。她生的那一年,窗前的一株樱花开得绚烂,我给这孩子取名樱儿。”
崔樱撒娇地摇着员外的胳膊:“爹爹,您老人家又说!”
员外笑着摆摆手:“不说了,不说了!”
赵榛洗浴罢,换了崔樱给他找出的衣服。
虽是旧衣衫,穿上倒也合身,看来崔樱的哥哥高矮胖瘦和赵榛差不多。
赵榛脸上污渍尽除,挽了头发,戴上幞头。一身干净的蓝布衣衫,身材修长健硕,齿白唇红,星眉朗目,哪里有什么小叫花子,分明是一翩翩美少年。
崔樱盯着赵榛,看得出了神。直到崔员外喊她,才清醒过来,蓦的脸色绯红,突然喊了一声:“梁星哥哥,原来你这么好看啊”,就咯咯笑着跑开了。
赵榛愣在原地。看着崔樱袅娜如柔柳的身影,心里忽然有了一丝异样的感觉。
从王公和崔樱的口中,赵榛断断续续知道了崔家的一些事情。
崔家本京东东路密州人氏,员外讳名崔忠,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曾出任太原府通判,因不满蔡京、童贯一伙专权,祸乱朝政,索性辞官不做,避到这万柳镇,过起半耕半读的隐居生活。
崔樱阿母早亡,只有一个哥哥,金人第一次南侵时戍守云中府,最后战死。眼下就只剩下崔员外父女、老家人王公和几个庄客,靠着早年置买的一份田产度日,倒也安闲无忧。只是这两年金人来来去去的,虽没经过万柳镇,但每次风声起来,镇子里的人还是很担心。这次狼真的来了。
员外心事愈发沉重。
风烛残年,风一吹就倒的年纪。远离官场,弃了功名利禄,只想在这小镇一隅,守着女儿度过余生残年。金人的铁蹄将一切都踏碎。
铁马秋风,烽火狼烟。想起死去的儿子,老人不觉老泪纵横。那也是心头肉啊。
他恨金人,更恨这软弱的朝廷。一心屈膝求和,除了割地赔款,连一点抗争的心思都没有。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一个连自己的子民都不去都不能保护的朝廷,要它何用?官家真是丢尽了太祖爷的脸!
赵榛默然。
在宫廷的深院高墙里,看不到俗世小民的悲欢。
花月春风,几曾识干戈?汴京梦残,往事成空。
靖康的风雪,将他卷入最寒最冷的冬天。皇子皇孙,瞬间即为阶下囚。脱去锦衣玉袍,是官家,也是父亲;是王爷,也是儿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