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十五章 五龙山(第 1/4 页)

    灶房中,炉火熊熊。

    一口莹白的陶瓷小锅,极其清雅精致。火焰舔着锅底,锅中莹白的鱼肉,随着滚动的汤水悠悠浮起,落下,落下,浮起。

    香气盈室,清幽绵长。像早春初开的杏花清香,又似寒冬深雪中梅花的暗香,却散出很远,整个道观内都闻得到。惹得院子里槐树下的一只黄狗伸长了舌头,不停地吠叫。

    灵儿用一只青瓷白碗盛了,放在门外的一条矮凳上。待汤水不那么烫了,服侍道人连肉带汤喝下去。

    纪闲一口气喝下三碗,少顷吐出许多黑黄粘稠的苦水。脸上颜色渐渐红白如常,身上的皮肤也恢复了颜色。

    纪闲的额头微微沁出汗珠。灵儿递过一条半湿的布巾,纪闲接过,抹去脸上的汗水,长出一口气:“没事了,没事了!”

    赵榛和灵儿很是高兴。小怪跳来跳去的,似乎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

    三人这才谈起赵榛南下的事情。

    纪闲面有难色,神情犹疑,不过还是开了口:“殿下,恕老道斗胆妄言!”

    赵榛先是一愣,继而凝神听下去。

    “眼下金军来势汹汹,攻城略地,一副不灭大宋不罢休的架势。而我大宋将士士气低落,畏敌如虎,像刘豫等人早做了投降金国的打算。如宗泽老将军那样一心报国、誓死抗敌的将士,实在是少之又少。”纪闲有些气短。

    “让宋人心寒的不止于此,最要紧的是当今皇上康王爷,被金人吓破了胆,只顾了自己的性命,一味南逃,满脑子议和,全然没有抗击金虏的打算。迎还二圣,收复中原,无异于纸上谈兵,镜花水月。”纪闲继续说着。

    望着道观高墙上一丛摇摆的狗尾巴草,赵榛的脸色慢慢变得阴沉。好半天才吐出一句:“虽是如此,我总是要见了九哥才好!”

    纪闲点头,遂又说道:“江南地势低洼,水网纵横,金人一时难至,倒还安宁些。可这江北一带,大宋官兵无序,人心惶惶,盗匪四起,还有金兵时时出没,凶险难测。殿下这一路难保不出什么意外。”

    略略沉吟,紧皱的眉头松开:“老道有个主意,殿下不妨一试!”

    五龙山寨在五龙山的主峰,地势险要。远远望去,但见悬崖陡峭,山石林立,密林丛生。从山脚的一条清溪出发,左右回转,拐过五个大弯,才上到了寨门前。

    一道高高的石墙将大寨围住,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北宋末年南宋初年,钦宗徽宗被掳北上,河朔一带最先为金人所侵占。漏网幸存的皇子康王赵构仓皇奔逃间,在南京应天府继位称帝,却也自身难保,除了逃命,几乎无心整军迎战。

    大宋王师损失惨重,已经溃不成军,遇到金兵,往往不战而逃。依靠李纲、宗泽等几个忠勇之臣,勉力应承,却于大事无补。无奈之下,大宋北方军民或据高山险岭,或据大水湖泊,自发组织抗金义军,结寨自保,称为山水寨。战乱各地宋朝民众纷纷效仿,一时间闹得金人不得安宁,焦头烂额,很是头疼。

    在诸多山水寨中,不乏大宋禁军中被打散或逃出的官兵。像太行山区的八字军,就是由原大宋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率领的一支队伍,因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得名。而此前赵榛所在河北西路庆源府赞皇县的五马山寨,则是由原大宋武翼大夫赵邦杰组织的一支义军。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五仙门 彼岸之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过河卒 玄鉴仙族 志怪书 仙人消失之后 剑啸灵霄 神话之后 阵问长生 武圣! 山河志异 叩问仙道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啸灵霄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中州录 武圣! 卧虎藏龙 仙父 仙逆 为龙之道 武道天途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明夷于飞 重生八零娇娇媳 过河卒 不朽凡人 神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