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十章 客栈(第 1/4 页)

    十里铺位于大名城的西面,距城约有十里之遥。

    十里铺原为一草市镇。

    草市起源很早。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即有,六朝曾设“草市尉”一职,对草市进行管理。草市之名,有说因市场房舍用茅草盖成而得,有说因最初为买卖草料的市集故称,不得而知。

    草市原为乡村定期集市,多于水陆交通要道、津渡或驿站之地。唐朝中期以后,农村商业发展,草市更盛。至唐末五代,战乱频繁,江淮富户和城市居民,到草市建草屋居住避难的不少,使有些草市更渐繁盛,有的竟发展成为新兴城镇。(参考百度百科)

    草市在宋代逐渐发展成为固定的居民点,有些甚至成为了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商业日加繁盛,遂发展成为新兴的商业市区。十里铺就是这样的所在。

    一条大街直通运河边,也将十里铺分了南北。屋舍依土坡而建,店铺酒肆林立,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甚至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金兵,朝路人“叽哩哇啦”地打着招呼。

    短暂的骚乱之后,一切似乎又回到日常。

    对于平民来讲,既然无处可逃,就甘心静待命运的裁决,不管是大宋还是金国。因为很多时候,根本猜不出结局。或许有意外的惊喜,那也说不定。

    而对于那些金兵,杀戮本就不是目的,享受中原的花花世界才是一直渴望的。精细的大宋美食,似乎比熏烤的羊肉更可口;大名府的精酿之酒,也同样醇烈醉人。

    夕阳斜照,酒楼的大半都浸在脉脉余晖里。

    悦来客栈在大街南面,十里铺的最西端。

    两棵高大的槐树立在门前,绿意浓浓。院外数十丈便是运河码头,涛声依旧。

    店小二在门口招呼着来往客人。

    一对年青男女来到客栈门前。皆戴了大大的斗笠,帽檐压得低低,几乎将口脸完全遮蔽。

    两人不时朝四周打量着,神色警觉。

    店小二迎上前:“客官可是住店啊?敝店房间干净敞亮,价钱公道,更有好酒好肉,客官就此歇了吧!”

    那男子看去有十八九岁,身姿修长,眉眼清秀,只是肤色黝黑,像是常年风吹日晒;那女子约莫十六七岁,粗布衣裳掩不住婀娜身形,一双眼睛更是清澈如水,漾漾的瞧得人心动。

    只见那男子朝身后看了看,快步就到了跟前。

    小二显是不曾料及,有些吃惊,接连向后退了几步。

    那男子则一手抓了帽檐,稍稍抬起,露出大半张脸来,放低了声音:“我找王掌柜!”

    小二先是一愣,随即说道:“好,好!两位客官,请跟我来!”

    院子里车马停靠,人出人进,很是忙乱。

    那两人跟着店小二,穿过院子,拐进一道弯弯小径。一路圆石铺地,绿竹丛生。

    走了约有二三百丈,眼前出现一个月亮门。跨入院门,是一个五六丈见方的天井。

    天井中央,一个小水池碧水清清,几尾红鲤鱼在水中悠然自得,不停地吐着泡泡。池边两棵垂柳,绿意盎然,柳枝如发,柔柔的垂了一地。

    小二在院子里站定,冲着房门喊道:“掌柜的,有客人啊!”

    听得屋里轻微的响动,接着房门一开,一个中年男子走了出来。

    那中年人个子不高,有些肥胖,一身锦袍,圆圆的一张脸,油光光的,透着生意人的精明。

    中年人看见赵榛,并不吃惊,只冲着小二挥挥手:“好了,你去忙吧!”

    小二答应一声,转身去了。那中年人这才上下打量一番,小心地问道:“请问这位客官,要找何人?”

    那男子摘下斗笠,轻声问道:“尊驾可是王掌柜?”

    中年人拱拱手,脸上堆笑:“小人正是王正!”

    那男子顿觉轻松,开口道:“请问马扩大人可在?”

    王掌柜点点头,神色却黯然:“马扩大人昨日才到本店,却受了不轻的伤。”

    不待男子回答,又问道:“可是信王殿下?”

    那男子微微一笑:“正是小王!”

    王掌柜面现惶恐,俯身倒地就要磕头。却被赵榛一把搀住:“不必拘于俗礼,快引我去见马大人!”

    赵榛和灵儿进了屋,王掌柜随手把门关了,插上门闸。

    穿过厅堂,折进一个小小的长廊。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武圣! 仙人消失之后 五仙门 彼岸之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过河卒 玄鉴仙族 志怪书 剑啸灵霄 阵问长生 山河志异 叩问仙道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啸灵霄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武圣! 中州录 武道天途 为龙之道 仙父 卧虎藏龙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神话之后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不朽凡人 阵问长生 仙逆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