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二十三章 蒙古攻略(一)(第 3/4 页)

    因为手上聚集了大量的银子,朱佑樘比大明任何一任的皇帝都要底气充足,于是朱佑樘便敢大刀阔斧地进行清田行动。

    清田行动又让大明田亩税赋变得健康起来,随后自然大明便有底气大力整治商税这个难题。

    有了钱,朱佑樘自然有底气开始进行武备的休整,经过四年的拨款,如今京师的新军已经高达二十万众,而且全部都是精锐之士。

    在朱佑樘登基之时,大明京营有兵卒才八万人,精锐之士也才四万众,而且火器营都不足一万人。

    如今的大明,光京营就有十万火器营,光大炮就将近有一千门,此时的朱佑樘手上,可以说兵精粮足,完全可以发动一场灭国之战。

    是的,朱佑樘已经有些蠢蠢欲动了,之前朱佑樘之所以允许汪直去日本和朝鲜走一趟,也只是试探一下日本还有朝鲜,朝鲜不用说,应该不会出现波澜,因为朝鲜对大明一直恭顺。

    汪直过去,即便朝鲜不赞同汪直的条款,或者事不可违,最大的可能就是朝鲜会派使者来大明控诉汪直,到那时朱佑樘完全可以将汪直罢免,让其待在宫内便好。

    朱佑樘真正担心的是日本,因为在朱佑樘的印象中,日本一向桀骜不驯,对大明都不太愿意称臣纳贡,也不知道汪直,此次会不会顺利,若是不顺利,打通同日本的通商贸易也好,就怕打得难解难分,那样攻打蒙古的计划就得延后了。

    只是朱佑樘不知道的是汪直此行,完全和他想的截然相反。

    “李师,如今大明可以说国库充盈,兵精将广,是时候对付蒙古了,土木堡之耻,朕一日不敢或忘。”朱佑樘对李东阳坚定地说道。

    朱佑樘未登基之前的叁房师,刘健,李东阳还有谢迁,此叁人因为在历史上赫赫有名,朱佑樘以前也一直视他们为肱骨大臣,但是他慢慢发现他和刘健越来越发生理念冲突。

    刘健是那种典型的儒家士大夫,虽然他也讲究事功,但是他更喜欢皇帝在儒家框架行事。

    比如说用兵,刘健就不希望朱佑樘不可太激进,希望朱佑樘慢慢积攒国力,不必急于一时,一代解决不了,可以留给后代人解决

    还有刘健对于朱佑樘开银行,办商行,这些事情都是极力反对的,在他认为,皇帝这明显是与民争利,看看如今皇室,积累的财富,比大明之前几代皇帝积累的都要多。

    但是刘健却赞同朱佑樘的征收商税之举,他认为这样可以减轻农民的税赋,这有利于大明的发展,因为在刘健这种传统的士大夫认为,农乃国之根本。

    再有就是对于朱佑樘大力开设学堂之事也是双手赞同,因为这是传播圣人之学,但是对于朱佑樘规定的课堂文章很是不满。

    再就是对朱佑樘在大明各地开办医馆之事也有些微词,因为刘健认为,这是朱佑樘纵容后宫揽权,这让大明会有后宫干政的迹象。

    总之,刘健之与朱佑樘,既有意见一致之处,也有意见分歧之处,而且有时候分歧还很大,所以慢慢地朱佑樘有些疏理刘健,而亲近李东阳。

    刘健认为,礼法第一,合乎礼,合乎法,然后才能再实施,所以每次他都需要先跟朱佑樘先争辩一番,说服了他,他才会去执行,再就是内阁票议决定之后,他才会去执行。

    而李东阳此人就比较圆滑,不管对于皇帝的那些举措认不认同,他都能全力执行皇帝的意志,将事情办得妥妥的,而且通常时刻,李东阳都不会激烈反对皇帝朱佑樘的意见,若是他实在反对,他也只是委婉劝诫,而不是极力反对。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剑来 大夏文圣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仙逆 彼岸之主 洪荒之青虚 武圣! 冰河洗剑录 我师叔是林正英 不朽凡人 谋局 诡异降临 绝世神主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洪荒:截教副教主 玄鉴仙族 逐道长青 志怪书 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