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明外城改建(求订阅)(第 3/4 页)
刘健顶着一双熊猫眼回答道:“启禀皇上,臣和工部左侍郎昨晚进过核算,大概需要一百万银两。”
这就是典型领导动动嘴,底下跑断腿,昨晚朱佑樘一句话,刘健和徐贯他们一帮子人就是通宵达旦规划,还需要计算工程量。
叶淇一听要一百万两银子直接惊吓到了,户部一年的税收加实物合计也才两千五百万两银子,真正收到的银子才将近五百万两银子,其他都是实物。
现在一个拆建重建便需要一百万银两,这如何受得住,你让户部挤出个几万两银子还行,上了十万,户部是决计不会允许的。
皇上朱佑樘这次让户部出一半,那是五十万两,拨付给三边的粮饷也不过如此,这日子还咋过的?户部不留存一点银两准备灾难,万一发个大水啥的,岂不是遍地都是灾民?
于是叶淇不再犹豫出列反对道:“启禀皇上,如此好大工程,实在是劳民伤财,臣恳请皇上停掉此工程。”
朱佑樘早就预料到这个,对于大明的官员来说,如此浩大工程,也没有任何益处,难道就是反对是正常,赞成那才叫新奇。
更何况这是因为皇帝因为外城脏乱才想着改建,这明显是因为君王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
叶淇打响反对第一枪之后,御史们已经摩拳擦掌了,这一阵子御史被朱佑樘打击得有些蔫,如今抓住机会还不反击,更待何时?
“嗯,既然此处工程需要一百万两,确实有些浩大,需要单独成立管理小组来统筹此时,另外关于此次所需的银两就不从户部调拨,全部将由土地拍卖提供。”朱佑樘开口道。
叶淇一听,皇帝朱佑樘竟然说不用从户部调拨,改为全部土地拍卖,松了一口气,但是又有些担心,担心皇帝完全不知道这个外城所为的新区,土地根本没人要,都是一些贫民茅草屋,是没人愿意在那买地盖房的。
现在稍微好一点,皇帝在那里盖了一个新厂,专门生产如今时髦的成衣。所以那里稍微有了些人气。但是依旧很荒凉。
“皇上,土地拍卖恐怕不足以支撑此次的工程,而且需要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不知道皇帝您属意谁?”叶淇问道。
“管理小组由内阁刘健督导,户部左侍郎李东阳统筹,工部左侍郎徐贯执行,然后给予他们配备相应的人员。”
“关于银两问题,土地拍卖转让金第一笔就由四海商行开始,四海成衣厂占地一百亩,就按照每亩五百两银子计算,共计十万两由四海成衣行提供给户部。户部对此次的银两需要转款专用,专门调拨到管理小组。”朱佑樘说道。
“还有朕决定将王恭厂也搬离到外城新区,火药厂岂可在闹市之中,存在隐患,也如四海商行一般行事,划归王恭厂两百亩地,王恭厂需要提供白银十万两给户部,此项银两当然需要专款专用到此次城建中。”朱佑樘继续说道。
听了朱佑樘的一番话,百官有些心情复杂,皇帝这么一番操作,便筹集到了二十万两银子,似乎一百万两也不是那么难筹集。
“启禀皇上,这王恭厂搬迁需要十万两,恐怕兵部无力出这笔银两。”兵部尚书余子俊出列启奏道。
兵部尚书一听自己的下属机构竟然要出十万两银子当然不干,城建可跟他兵部一毛钱关系也没有,而且王恭厂在那好好的,为什么要搬迁。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