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别开生面的入学生活(第 2/4 页)
自此开学典礼之后,朱佑樘越发觉得他这一步棋算是走对了,新科进士可塑性极强。他有信心将他们改造成为改革派先锋。
王恕那些老臣只以为朱佑樘太年轻,头脑发热仓促改革科举,怕士子们闹事,所以才不得不扩招,而且朱佑樘所说的一千名额会形成常态,多半不会兑现。
为什么?因为大明根本没有这么多官职容纳这些进士。
他们都在等着朱佑樘知难而退,自然会向他们低头,求他们解决食言之事。
须不知朱佑樘科举改革才是第一步,改革科举就是为了深化官场改革。
之前让王恕整肃官场,那些都只是毛毛雨,毕竟京察制度大明自立国以来就有,只看皇帝有没有严格督导,从严进行而已。
这些操作还在文官们能想象的范围之内,以为朱佑樘这是要励精图治。
须不知他们能想象到的只是在第一层,而朱佑樘却在第九层。
朱佑樘计划将大明下面的府县的吏员全部纳入官员管理机制。
当然在这之前大明的吏员也是可以升迁的,但是是禁止吏员异地任职。
朱佑樘打算打破这种规则,吏员如同官员一样都需要异地任职。而且以后也不能称之为吏员,都是官员,或者称呼为公务员更准确一点。
所以将来的科举称之为公务员考试更准确,当然此时还不是给官员们摊牌的时机,在朱佑樘的构想中起码得十年之功,那是政务学院的学员应该差不多布满地方,中央六部也有政务学院的学员,如此才是大张旗鼓正名之时。
当看到朱佑樘的銮驾进入政务学院之时,早已等待在里面的学员都期盼地看着他。
有个胆大的学员,试探地喊了一句:“院长同志。”
朱佑樘听到喊声后,朝他招了招手。
学员们仿佛受到了鼓舞,个个争先恐后地喊着:“院长同志,好!”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