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9章 王师入滇,平乱西南(第 3/4 页)
等秦良玉和郎平宁抵达大营时,看到的就是大营内兵卒训练,战马嘶鸣的场面,那寒光锋锐,将士骁勇,一看就是精锐之师。
“这不亏是朝廷新军王师,不同凡响。”
秦良玉感慨着,带着子侄来到中军大帐,通报入帐后,率先看到的就是一名年轻人,不到三十岁,没带明铁盔,头上发髻上插着一支玉簪,身上穿着一件大红蟒袍,正与几位将军看着一副巨大的沙盘。
这就是如今的大明首辅?
作为一直只听过张好古名字却没见过张好古的人,秦良玉仅看那身蟒袍就确定了张好古的身份。
这可是头有双角的蟒龙袍,还不是一般的飞鱼、斗牛服,除了当今帝师,内阁首辅外,谁还有殊荣穿得上这四爪蟒龙袍?
“末将秦良玉,拜见元辅。”
听着中气十足的声音,张好古抬起头来看向眼前的女将,虽然已经五十六岁,但秦良玉精气神依旧充足,行动矫健,头戴六瓣明铁盔,身穿铁叶山纹将军甲,看上去就是威风凛凛的将军模样。
张好古笑道:“秦将军到了,快来。”
秦良玉上前看着这幅沙盘,细细看去,整个云南的山川地势,河流走向,关隘城池竟然尽在其中,一看就非同一般!
身为将军,秦良玉自然知道这样的沙盘多么难得,这可比地图精细多了。
此时郎平宁在另一侧,拿着指挥棒说道:“眼下,安南贼兵已经占领临安、广南、广西、元江、新化、澄江、钮兀、车里、孟琏、孟艮、孟定、威远十二府司,兵临景东、楚雄、云南、曲靖四府。”
“如今末将之部自云南、曲靖沿线,秦将军所部在景东、镇沅一线。”
张好古若有所思:“这云南半壁,及及可危啊。”
黄得功说道:“元辅,末将以为,当今战局尚能控制,这云南境内的十余万蛮兵,并不足虑,若我军可无视他们,从两侧合围,重新夺回关隘,便可将他们锁死在云南,辅以云南兵将,逐步蚕食。”
张好古又看向秦良玉:“秦将军是久经战阵之将,如今也是经历了云南战事的,说说你的想法。”
秦良玉毫不犹豫的说道:“末将以为,不可。”
“如今我军兵力不足,两侧合围形同孤军深入,单以我军的兵力,太过危险。”
“且安南多象兵,藤盾,寻常火器难以阻拦,非火炮不可,眼下结阵方才能对战,若是分散,则战局恐怕糜烂。”
张好古笑道:“这么说,新军怕是不适合云南战事了?”
秦良玉说道:“云南多山少平原,骑兵难以机动,且多丛林,火器难以施展啊。”
张好古点了点头:“秦将军说的,正是重点。”
“诸位看,这云南平原之地,多在昆明附近,周围多山,地势复杂,道路崎区,大军行进不便,如今安南占据云南半省之地,他们熟悉山林,可在山地行走,大军辎重多,行进困难。”
“照常理来看,火器不便,需用刀剑。”
秦良玉说道:“末将这段时日入云南作战,情况正是如此,刀剑弓失,远比火器好用。”
“如今末将麾下有家乡子弟兵七千,善使白杆长枪,结阵而行不惧贼军,便是数万贼子,末将亦是不惧。”
“若元辅信任,末将愿回乡再征召三千子弟兵为朝廷效力。”
张好古颇为感慨的看着秦良玉,什么是良将,看看秦良玉,再看看云南土司和沐家的情况。
“秦将军忠心体国,不亏国之良玉。”
“然,此战重点,不在云南,而在安南。”
听到张好古这话,秦良玉不解了,这云南之敌还没解决,安南又该怎么解决?
一时间,秦良玉都怀疑张好古到底知不知兵,他该不会纸上谈兵,说什么擒贼先擒王,围魏救赵一类的吧?
莫说如今局势,就看云南和安南的地势,你想围魏救赵也没这个机会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