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5章 东林党进化了!积极开拓了!(第 2/4 页)
钱谦益想了想,他恍然大悟。
当即,钱谦益让下人取来酒水和笔墨,他要写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了。
学着唐代李太白那样几杯酒水下肚,钱谦益感觉自己那叫一个文思泉涌,豪气万丈,看着眼前展开的空白纸张,钱谦益挥毫洒墨:“汉家居中国而御万邦,广播仁义威德乃天下咸服...今有圣君临朝光照宙宇,四海之内尽为番邦,六御之下皆是王臣...南洋诸地久为中原之属...”
挥毫洒墨千五百字,钱谦益写出了一片花团锦簇的好文章来,细细看过又略经修改后,钱谦益摊开折子,将其抄录一遍,然后揣着自己写好的折子就本着礼部去了。
大明六部,吏部最尊,礼部最贵,户部兵部次之,工部刑部最贱。
这是之前人们对六部的认知。
毕竟吏部属于天官,礼部是臣子入阁最正统的道路,而户部握有天下钱粮,兵部掌管天下兵马。
按照大明最正统的进阶路线,考举入仕途,进士入翰林院编修,随后入六部做郎官,中途外放一地牧民积累经验,后期得到皇帝赏识入礼部做侍郎,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那就是擢升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内阁。
不提科举,如今大明报也被礼部掌握着,想要在上面发表文章,你不去礼部找关系去哪里啊。
钱谦益坐着自家的马车慢悠悠到了礼部,侍卫一看马车就知道是哪位大老到了,立刻去通报张瑞图。
当钱谦益进入礼部时,张瑞图也从后堂出来了。
“张相。”
“钱相。”
二人笑眯眯打过招呼后,张瑞图请钱谦益去后堂落座,二人喝茶之际也不忘聊聊国事。
这聊着聊着,钱谦益就问道:“次辅啊,这民间的风言风语,您可有所耳闻啊?”
张瑞图看了看钱谦益,随后说道:“民间的流言传闻,老夫倒是知道不少,最近这段时间,京师的百姓对南洋之地倒是颇为关心。”
说着,张瑞图笑呵呵的放下茶盏拿出一份文章来:“这不,老夫这里还收到不少士子文人递过来的文章,都是想让朝廷出兵,驱逐南洋那些红夷人的。”
“说什么南洋膏腴之地,不应为蛮夷所占,当为中国所属。”
钱谦益听了点了点头:“民间这士子文人,倒是还有几分报国之心。”
张瑞图颇为好奇的看着钱谦益:“怎么?钱相你也觉得南洋之地富裕,应当为我朝所用?”
钱谦益从袖子里取出自己的折子:“老夫近日听闻民间舆情,略有所得,拙作一封,还请次辅评鉴。”
张瑞图那是出了名的好文章,当今天子那是数次夸赞,每次都不吝溢美,如果说大明朝要是有什么文学奖,第一名绝对是张瑞图,这是母庸置疑的,他的文章写得就是这么漂亮。
看着钱谦益拿出来的折子,张瑞图眼皮子跳了下,同为内阁辅政,钱谦益请自己评鉴文章,是什么意思?
“老夫这点墨水怎么能评鉴钱相的文章,钱相可是太谦虚了。”张瑞图说着,将钱谦益的折子细细看了一遍。
好文章,的确是好文章。
这篇文章让人看得是热血沸腾,将大明的强盛富裕,百姓的骄傲展现的淋漓尽致,非常符合大明的核心价值观。
其大概意思就是:大明就是天下中心,是天朝上国,四方小国纷纷朝贡,万邦来朝,大明傲视天下,庇护亿万臣民。如今大明这么强大,泰西之地的红夷人还敢跑到大明的地盘上欺压大明的藩属,大明就应当提王者之师讨伐这等不臣蛮夷,好叫天下人知道得罪了大明是什么后果。摧毁他们的城镇,霸占他们的财富,把大明的威仪和文化宣传到南洋各地,把王化之光播撒到泰西之地,好化蛮夷为王臣...
看了这篇文章后,张瑞图也知晓钱谦益的意思了:“钱相这也作的一手好文章啊。这片文章,钱相是想发在大明报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