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0722章 朱由检:真是世风日下,大家都这么有钱,我怎么这么穷?(第 1/4 页)

    “这就是上国的国都吗?”

    “多么巍峨壮观的城池,真是令人震撼啊。”

    一个刚刚抵达大明京师的外邦人站在那高大的京师城墙下忍不住感慨着。

    大明南北两京二十四省,以南北直隶为核心,南直隶的南京城不提,那是六朝古都,是一座拥有着古老韵味的庞大城市,带着江南特有的风景。

    而自永乐帝登基,迁都顺天,这北京城历经改造,从当初的元大都变成如今明朝的国都,一座庞大的,巍峨的城池。

    不仅仅占地面积大,有着内外三层厚达二十多米的城墙,还有着各种防御设施,毕竟顺天本来就是一座要塞城池。

    而经历了土木堡之战,瓦剌进攻京师更是给大明上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北方强敌环伺,嘉靖年间俺答汗的骑兵还逼近南郊,这就让大明君臣不得不将京师打造的更加坚固,更加结实。

    这也就造就了如今的京师,以紫禁城为核心,皇城,内城,外城,瓮城层层叠加构成这座坚固的大明京师。

    眼前高大巍峨的城墙之上,一面面大明的旌旗迎风招展,太阳光辉的映照下,城墙上的大明将士身上的铁甲反射着金色的光彩,一门门沉重的大将军炮隐藏在城垛后面,在外面看不到什么踪迹,但一旦遭遇敌袭,这些巨炮的怒吼就会让敌人明白,想要攻击这座天下最繁华最大的城池,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那巨大的仿佛是要通过巨人一般的城门口处,车马行人川流不息,这座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吞吐着海量的人口,其常驻人口就高达百万,更别提地方的游客,商人,进京售卖的农民等等了。

    之前几代的想法是缩减人口,毕竟京师就这么大了。

    但京师的人口不可能一直缩减,毕竟大明的眼下是盛世,百姓有自己的田地,有自己的工作,每年收入都有结余,家家的粮仓都装满粮食,而且朝廷轻徭薄赋,百姓负担少,物质生活足,所以成亲率高,生子率也在不断提高。

    除此以外,加上大明开始普及学塾,普及医馆,让幼儿存活率和妇女存活率大大提升,毕竟在之前,妇女生孩子那就是生死线上走一遭,能不能挺过来全靠命,不是谁都有钱找大夫的,而且幼儿的夭折率极高,尤其是女婴,因为家里贫困没有余粮以及各种苛捐杂税与旧思想的影响,女婴大批被溺毙,王朝人口的提升非常缓慢。

    可即便如此,后面越来越多的人口也成了一个个王朝末年沉重的负担。

    然而如今的大明不在意,毕竟大明的土地不属于贵族,属于朝廷,朝廷给每家每户均分田地后仍然有大量的粮田,目前安南、东北也没有开拓,大明有的是土地分给新生儿。

    因此自天启三年正式推行新政以来,每年大明的生育率都在提高,短短六七年时间,大明的人口膨胀到如今的三千多万户,拥有上万万子民。

    除去那些奴籍、贱籍被解放出来,隐藏在山林中的难民流民回归地方,更多的就是新生儿的诞生。

    大明的人口越来越多了,这是好事情,毕竟充足的人口代表着充足的生产力和动员力,人口就是一个国家的体量。

    但人口多了也有问题,例如眼下,朝廷就不得不考虑怎么扩大京师,容纳更多的人口。

    不仅仅是京师这样,南京等诸多大城市也是这样。

    工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农民从农村走向工厂,走向城市。

    而如今大明最发达的,莫过于以南北两京为核心的南北直隶地区,这片地区云集着大明最多的人口,大批农民为了更好的生活给自己家孩子更好的未来走进城市,走向工厂,这也逼得这些大城市不得不考虑扩建的问题。

    目前京师的扩建计划已经提上了日程,朱由校甚至在考虑要不要拆掉京师的城墙。

    毕竟以如今大明的实力,草原和满清已经无法给朝廷造成什么威胁了,不说给朝廷造成威胁,朝廷眼下不打他们,他们就得谢天谢地了。

    因为失去了北方草原的威胁,那厚重的城墙就已经失去原有的作用了。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建是必然性的。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我的谍战岁月 骗了康熙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不是吧君子也防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红楼琏二爷 寒门崛起 大明烟火 大唐腾飞之路 北齐怪谈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冰川天女传 全唐诗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世子妃 办公室潜规则 大汉帝国风云录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