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麻醉引发呼吸抑制(第 4/4 页)
诚然,陆良前世在语文课本的一篇教材中见过一位不打麻药就进行眼科手术的将军,但这种情况少之又少。
毕竟,能有这种魄力和毅力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再者说,即使能像将军那样挺住不麻醉完成手术,就真的对机体好吗?
而像贾东旭这种情况,已经完全昏迷过去的病人,还有打麻药的必要吗?
以陆良前世西医的经验来看,即便是贾东旭现在已经昏厥过去,但麻醉依然是完全有必要的,而且原因还很多。
一是需要保证病人机体或手术脏器处于制动状态,这样医生才能精细地进行手术。
其次,不同病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即个体所能忍受的疼痛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
这方面的个体差异很大,每个人疼痛阈(能感受的最小疼痛)都不一样,有的人对疼痛耐受性大,有的则痛觉超敏或痛觉过敏。
万一贾东旭在昏迷的过程中,由于下体的巨大疼痛而产生反应,那对手术的影响将会是非常可怕的。
除去这些原因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机体的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是机体突然受到有害刺激的一种防御机制,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应,引起一系列的激素的释放,这些激素再作用于机体各处引起不同效应。
适量的应激反应对机体是有保护性的,过度则对机体造成伤害。
手术中的应激源多且强度大,如手术操作、失血、缺氧、血压剧烈波动和疼痛,都可能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
而麻醉任务的其中之一,就是要消除患者这种过激反应(阿片类药物通过抑制神经反射而消除后续反应,吸入麻醉药可能有器官保护的作用等)。
若扛住麻醉,使机体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疼痛等因素将导致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当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启动瀑布式炎症级联反应,则使各器官脏器受损,如应激性溃疡,急性肺损伤、急性肾功能不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