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针灸(第 3/4 页)
...
随后的几天,陆良偶尔会到轧钢厂的广播室找娄晓娥聊聊天,但后者都有点故意躲着他的意思。
除此之外,他大多数时间都放在稳固自己的医术和专业知识上了。
前几晚系统奖励他的高级针灸技艺非常关键,因为这并不单单是针灸的施针技巧,还有针灸的治疗理念,这让他对中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就像陆良母亲之前教他的针灸技法,针对体弱之人,应如何施针,又为何在此处穴位施针,原理讲的明明白白。
陆良前世本是西医,刚穿越来到这里时,虽然有原主本身的经验,但依旧对于中医还是不甚熟悉。
而在系统整合了针灸原理后,他就对这门学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针灸实际上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主要用于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和扶正祛邪。
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
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据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
在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砭石”也之而生。
相传,是伏羲发明了针灸。
他曾“尝百药而制九针”,再后来,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
至于灸法的起源,与“针”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