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枪声响了(第 3/4 页)
孙兴民提醒了一句。
其余人点了点头,答允了下来。紧接着,就听见包厢外的一声骤响的敲锣声,于是互相都止了口,让小厮卷起了帘子,目光朝下探去,开始准备听戏。
这时候,戏台上的戏班子也准备好了。
戏台的帘幕一卷。
“出相府放罢了炮三声,八台轿坐着我这一品卿。”
“谁不知道弓腰我三刘墉,外人送号闯祸的精。”
“……”
“我的父名辉刘同熏,他一人保过了三个朝廷。”
“一保康熙和雍正,又保二主号乾隆。”
“老母亲他为……”
台上,一个红脸鞑帽的“刘墉”穿着一身的红团龙箭衣咿咿呀呀唱着腔。
唱的是《刘墉下金陵》。
“这戏唱的不错,是个有实力的。只不过这唱的太粗俗,不文雅,不如李先生改编的戏剧,等咱们登台表演,肯定比他好……”
包厢内的几人议论。
唱戏的,不过是下九流的行当。他们不觉得待他们演的时候,会被这戏台上的戏班子差。更何况他们演得是英吉利改编的高雅戏剧,可与眼前的戏曲不一样。
“老生后面的那个花旦看起来不错。”
“看起来,挺漂亮的……”
尝过荤的,不仅赵嘉树一人。这个年龄段的少爷,大多家里都订了亲。即使没订亲,屋里的贴身侍女也不会少。
“她叫花翎,别打她的主意,她半月前被巡捕房的钟科长包了。”
赵嘉树提点了一句。
如戏班子有名的旦角,大多长相都不会差,背后也基本有人。这是常年看戏人的经验。花翎并非一个独例。
“我只是说说,又不是贪恋她什么……”
钱郑欣撇了撇嘴。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