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炝柿子(求追读,求推荐票)(第 3/4 页)
徐三娃推开几缸大瓮的竹盖子。
瓮内,先是一层稻草,稻草下面,是一层柿子和梅梨。
柿子一般九月、十月左右成熟。
陶瓮中,是徐三娃和徐二愣子在今年提前在柿子树上摘的青柿子。青柿子摘下来之后,又苦又涩。一点也不好吃,先用凉白开泡着,天气转冷,一个冬季都不会坏。其后,再用稻草、梅梨将柿子一炝。
梅梨山里采的,没人要,这玩意难吃。
炝好的柿子又甜又脆。
在冬季,这样的柿子供不应求。
“你能学会字,可见你是个读书的种。”徐三娃黝黑的面孔中带着闪着喜色,喜色过后则是愁苦之色。
他抽出挂在腰间的烟袋锅子。
噗地一声吹出烟灰。
然后他朝趿着的破布鞋鞋底上重重磕了一下,动作娴熟。
他慢悠悠的捻着烟袋里的旱烟烟丝,装进了黄铜烟锅里,装了几次,满满当当。正欲吹着火纸的时候,却又犹豫了一下,将烟锅里的旱烟丝重新倒入烟袋,只留了浅浅一层底。
浓厚而带有汗臭的烟味熏着徐从鼻翼。
“读书,得读书……”
他重复了几句话,嘬了一口又一口的烟嘴。
烟气从他的鼻孔吹走。
“明天,县城!”
“咱们去卖柿子,凑足你的束脩。这事胡老爷也同意了。”
他露出不容置疑的神色,佝偻的身子这一刻伟岸了不少。像一只英姿勃发的雄虎注视着趴在洞里的慵懒幼崽。
“爹,那明年的口粮呢?”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