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细君(求追读,求推荐票)(第 2/4 页)
尽管他不愿意承认,可老爷确实得了乡里的称颂。任谁提起徐家堡子的徐家老爷,都会竖起大拇指,道一声“好”字。在他八九岁的时候,徐家得了县尊的奖赏,赐予了一面“积善之家”的匾额。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易传·文言传·坤文言》。
“坏的,只是当时的规矩。”
“我和爹,太知恩了。”
徐从又道。
他不愿去苛责另一个人的过往。
比起其他财东,老爷算是做的不错了。同样,也是因为少爷的原因,他不愿意太去追究老爷的“过错”。
“规矩?是礼教吗?”
吴昊问了一声。
他对那个时代的认知,也大多是从语文课本中。
“封建”、“礼教”这是那个时代最多提及的字眼。
礼教吃人,吃的是人的“天性”。这规矩,也应该就是礼教的化身吧。
“是的,规矩就是礼教。”徐从笑了笑,接过了话茬。只不过他不愿意在提及这一方面,转而又续起了故事,他眸光中露出回忆之色,说道:“那年,我中了暑,少爷将他的马让给我,我不肯要。受不住这恩。不过……,少爷也没再骑马,而是和我一道走去学堂……”
“因此,这是我破天荒的,头一次误了早课。”
“我遭到了先生的训斥,在外罚站。”
他没说他和少爷的关系改善。
但能一道走,那么可想而知,关系定然也发生了微末的变化。
……
弘文学堂,西面厦屋。
高等小学堂。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