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朱由检的念想(第 4/4 页)
今天,徐良彦的奏请,又把朱由检的欲望勾动了起来。
奏折中的想法很好,不但符合崇祯的心意,也符合所有朝臣的意愿,没见,对于这道奏请,没有一个朝臣反对吗!。
要知道,以往的时候,在大朝会上提出的任何奏请,不论对错,都是有人反对的。
而今天的这道奏请,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看来,这道奏请能让所有的朝臣都满意。
能让皇帝和所有朝臣都满意的奏请,想去落实,却是一个大难题。
朱由检看众多朝臣赞成徐良彦的奏请,就开口说道:“徐爱卿,你的建议很不错,不过,徐爱卿,你有什么具体的办法吗?。这件事交给你去做,你能不能把连云镇的粮仓收归朝廷?”
面对皇帝的询问,徐良彦吭哧了半天后,才回答道:“启禀皇上,连云镇已经归属朝廷管辖了,臣下相信,只要皇上下旨,连云镇的那些人等,会感念皇恩服从的。”
被挫折屡经打击的朱由检,对那些虚幻的恭维,如今多少已经有些免疫力了。
对于徐良彦的恭维推脱,他没有认同,但也没有直接驳斥,而是看向其他朝臣,开口问道:“对徐卿的奏请,各位臣工谁有好的建议?。”
安静,大朝堂上很少有的安静。
平时那些能言善辩的大臣们,这会都闭上了嘴巴,没有了以往竞相争夺的积极性,都变成了不争名利的好官。
看没有朝臣说话,朱由检点名道:“工部刘侍郎,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之所以点此时任工部侍郎刘宗周的名,是因为他和徐良彦都是东林党人,虽然朱由检现在已经不喜东林党了,但他想看看对这件事的态度,在东林党内部,是否达成了一致。
刘宗周可是理学大家,在东林党内也是老资格,他对这件事的表态,可以代表大部分东林党人的态度。
面对皇帝的询问,刘宗周出列施礼后,朗声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名没有法外之地,连云镇是在大明的土地上,也是皇上的子民,臣认为,此事陛下怎样决断都没有错……。”
听了刘宗周的话,朱由检不由的内心哀叹:“刘宗周啊,刘宗周,没想到,连你这理学大家的方正之士,也学会耍滑头,不敢直面担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