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我们不是海盗(第 4/4 页)
这样的移民行程,可以说困难重重,也可以说,换一个人实施,这就是一项无法完成的计划。
明知道这样搞问题很多,可目前也没好办法,这已是最近的出海口了。
带着扩大到了近两百艘的船队,文启东在海州的海岸线转悠了二天,才选定了一处移民的码头修建地。
这处地方,已经到了海州的最北部,快到山东兰陵地界了。
之所以如此靠北,是因为,从这地界开始向南,几百里的海岸线,都是几里十几里的滩涂湿地,根本就不适合修建码头。
文启东带着一百多艘海盗船,沿着海岸线寻找修建码头地点,这一举动,可是把海州衙门吓得不轻,海州知府以为是大规模海盗要上岸劫掠,一连三封告急的信件,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向南直隶递送。
海州衙门不但向南直隶告急,还送信到徐州,请求徐州卫出兵抵挡海盗,同时,组织乡兵丁壮,配合海州卫所官兵守城。
文启东的举动,不但惊动了官府,还惊扰了那些盐商。
明朝的海盐,绝大部分产于江苏的海岸,也就是从海州到长江口以北之间的海岸。
因为这几百里的海岸,具备了生产海盐的各种条件,特别是那漫长平坦的泥海滩,是海盐制取时,晾晒工序的最佳场所。
大批的海船游弋在海岸盐场附近,那些盐工纷纷向内陆逃避,搞得盐场陷入了停工的状态。
那些盐商们都是有钱的,也是有一定势力的,而且还拥有一定的武力,因为争夺市场的需要,盐商们圈养的打手还都能打。
看到有大批的‘海盗’要登岸,这些盐商们也集合家丁打手,盯着文启东的船队,防备海盗的劫掠。
对于自己给海岸上带来的惊乱,文启东不去关注,也不会在意,他现在忙着海岸据点的修建,哪有空去理会官府和那些盐商们的想法。
直到二千多官兵的到来,文启东才正式告知当地官府衙门,自己这是在修建流民安置大营,不是海盗上岸抢劫。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