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桃源之地(第 3/4 页)
而流民到了连云镇后,绝大部分人,都被移民到了大员岛和吕宋岛,只有少数人,赶上工坊招工时,才会幸运的留在连云镇。
和山阳镇一样,连云镇内也没有乞丐和游手好闲的地痞无赖,这些人一旦在镇内出现,很快就被送走或镇压。
不论是山阳镇还是连云镇,镇内的治安队员,可不像大明其它地方的衙役捕快那样,不但不维持治安,还和恶势力勾结在一起,欺压当地的民众。
连云镇的治安员,维护好镇内的治安,才能领取他们的高薪,他们不需要像其它地方的衙役捕快那样,要靠敲诈勒索才能养活家人。
山阳镇和连云镇的治安人员,都是拿着已经涨了两遍的高薪,最底层的治安员,每月也有近十两银子的薪酬,这样的收入,不要说养活家人了,再养活两名小妾都没问题。
在这样的高薪下,廉洁奉公手脚干净是基本要求,工作达标考核也都有严格要求。
这样一来,山阳镇和连云镇这样次序井然的地方,在如今民不聊生盗匪遍地的大环境里,就成了独有的安全宜居之地。
如此独有的环境,对那些中小商人,还有周边的一些地主,是很有吸引力的,纷纷搬到连云镇居住。
中小商人是看中了连云镇没有敲诈勒索,每月只要交了固定的税收,就不再有其它乱七八糟的事。
周边的小地主们住在连云镇后,不用再担心被越来越多的盗匪,夜里破开了自己的庄子,丢了财产和性命。
至于那些官绅和读书人,则很少有人在连云镇常住,因为他们还要走仕途,常住连云镇这个海盗窝,怕会影响到自己的前程。
但连云镇也不是没有读书人,有些科举无望的老童生、不第秀才,为了生计,也有不少人来到连云镇谋生,毕竟,王光和这个老童生镇长,可是活生生的示例摆在眼前。
当然,除了在连云镇安居的人,还有各方势力派来的探子。
毕竟你连云镇是开放的,没有禁止外来人进出,那些探子就以经商采买的名义,对连云镇进行监视和窥探。
这些势力的探子,吸取了山阳镇的教训,来连云镇为他们的主子打探情报,却没有一点出格的举动,在镇内的一切活动,都是合规的,就是打探情报时,也只是带着眼睛和耳朵,只看只听,不说不问,他们明面上就是来做生意的商人和来购物的采买人员。
像这样的人,不但连云镇有,就是山阳镇也有,而且人数还不少。
对此,文启东这个神仙也没办法,总不能封闭对外的交流吧。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