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无奈的移民(第 3/4 页)
要按文启东的意思,就不要土地了,可挡不住王妃和大舅子对土地的执念,感觉没有土地不踏实。
回购的那一处农庄,文启东去看了,五千亩地绝大部分都是旱地,在现今十年九灾的气候下,想靠这样的土地出产,养活府内剩余的一两百号人,根本不可能。
郡王府成了朱府后,府内的下人也做了精简。
原先那些附属于王府的吏员都离开了,还有一些不看好朱府前景的管事,也脱离了朱府,回到了隔壁的王府。
这样精简下来,昔日的郡王府,除了房屋还保留原样外,府内的人员构成,和普通的富家府邸没什么两样了。
分家时,住宅和田地的手续,是重新经过官府衙门办理的。
在文启东这个‘仙人’注视下,办理这些手续的吏员,在办理手续时,不但上门服务,还全程没有一点拖沓耽搁。
彰德府内的各级衙门主官,对这种近似于儿戏的王府分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两句,一副不闻不见不管的态度。
不但是彰德府衙门,就是京城内,不论是皇宫还是内阁朝堂,也没有一个人再提这件事,对这件事都保持了沉默。
有几名山西官员看凤山观毫发无损,心里不愤,再次向皇帝和内阁上书,可这些奏折递上去后,都犹如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反应。
就连性格暴躁的朱由检,看到脸像猪头一样的高起潜后,除了愤怒的摔了几个茶杯,也没有了下文。
内阁里的那些大臣,更是一看到关于凤山观的奏折,就直接扔到一边,根本不会批示。
能混成三品以上高官的,都不缺人脉和脑子,都是消息灵通之辈。
发生在彰德府的事,可是瞒不过这些官员,对文启东的威胁,这些官员言语上凌然无惧,行为上却生怕刺激到了那妖道。
就是那些山西籍的官员,也是只敢上书告状,除此之外,没有一个人说要和凤山观不死不休。
解决了丈母娘家的麻烦,文启东回到山阳镇后,立即启动了移民行动。
不把人运走不行了,已经养不起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