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道士的春天(第 3/4 页)
想是这样想,但自己今天娶人家的女儿,人家还额外送了八名姿色出众的陪房丫鬟,于情于理,都得说些好话。
“母妃,莫要心伤,从今起,山阳镇的郡主府也是母妃的家,母妃随时可以去看望清河,都是一家人了,就莫讲那些俗礼生分了,一家人高高兴兴的才是正理。”
听了文启东的话,赵王妃明显高兴了一些,满脸笑容的挥手放文启东进内屋,去把自家的女儿接走。
天阳还没有完全升起,接上了新娘,拉上了嫁妆的一百辆马车,浩浩荡荡的出了彰德府南门。
彰德府南门的城墙上,几名府城官员,看着这浩浩荡荡的车队轻快的远去,心思各异,议论纷纷。
一名修着半尺长髯须的清瘦中年男子,看着远去的车队,向站在身后的赵王府长吏问道:“宋长吏对王府嫁女就没有什么想法吗?”
前来送人的宋长吏,对彰德府知府大人,一大早来看迎亲的车队,虽有不解,但也没有询问。
听到对方如此问话,想了想后,宋长吏才答道:“府台大人明见,王府远嫁女,虽不合皇族理法,但这是特例啊!,对方乃是真正的仙道中人,哪能视作普通的仪宾。”
对宋长吏的话,知府大人没有评论,而是说道:“我辈名教读书人,讲的就是礼教二字,仙道中人就可以破坏我名教礼法了吗。”
宋长吏尴尬的叹了一口气,没有接知府大人的话,一个是无话可说,另外,自己是王府长吏,只要自己还在王府任职,不适宜说王府的坏话。
再说,自己不是知府的属下,可以不用过于奉承对方,更不要说对方是想拿自己当枪使。
宋长吏知道,知府大人对自己说这些话的意思,就是想让自己主动向朝廷上书,状告赵王府。
按制度,对于地方藩王,王府内的文官长吏和地方衙门,都有监视藩王府的职责,都有向朝廷上书的权力。
对于赵王府不招仪宾而是嫁女,宋长吏是可以插话的,但他除了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外,就没有说过反对的话,就是他上的那道奏折,也只是叙述了事情的过程,没有添加一点自己的观点。
宋长吏很清楚,作为王府长吏,本身就是和王府绑定在一起的,基本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只要王府不谋反,作为王府长吏,说王府的坏话,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好处,搞不好,还会给自己带来坏处。
内心的讲,王府把郡主嫁给生财有道的凤山观观主,宋长吏是抱着支持态度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