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太监的本性(第 3/4 页)
这两天,山阳镇内,大部分商家们,都知道京城来了一位太监,还是一位想空手套白狼的太监。
方老汉原本是汝阳的一位窑匠,有一手汝窑瓷器的烧制手艺,做为一名技艺还不错的工匠,给那些窑主打工,挣一口饭吃还是没有问题的。
本来生活还过得去的方老汉,在一次定制瓷器的烧制中,不小心失手了,烧爆了一口瓷窑。
这一下,方老汉滩上了大麻烦,窑主把损失安在了方老汉头上,要他赔一口瓷窑。
做为一名打工人,收入微薄,家里根本没有啥积蓄,一口瓷窑建下来得几十上百两银子,方老汉哪有这么多的钱财。
一番折腾之后,家破人亡的方老汉,只带着自己的小儿子逃得了一命,成为了流民。
祸兮福所倚,成为了流民的方老汉被道观收治了,做为一名技艺还不错的工匠,在道观的支持下,方老汉重抄旧业,在山阳镇为道观烧起了日用瓷器。
方老汉烧出的瓷器,在民窑当中,算是中上等的品质,这样的瓷器,在见惯了现代精品瓷器的文启东眼中,就有点粗糙了。
为了自己使用时看着顺眼,文启东开动金手指,指导方老汉建成了高温窑,又参考原时空资料,改进了生产工艺,更是用物质分析仪,搞出了最佳原料配方。
如此一来,方老汉烧出了独一无二的精美瓷器,为道观的产业又添了一种畅销产品。
因这种瓷器光洁细腻,轻薄坚固,敲起来声音悦耳清灵,被前来购买的商人称为“乐瓷”
山阳镇的产业,大部分是采用控股合作制的,方老汉的瓷窑,就是采用这种合作模式。
在山阳镇内,有一家瓷器店,专门出售方老汉烧制的乐瓷,店内看店的是方老汉的小儿子。
这一天,正在窑厂指挥窑工干活的方老汉,被自己小儿子派的人喊回了店内,说是一单大生意,买主非要和窑主面谈。
做为自负盈亏的半独立窑厂,有大生意来谈,当然要接待。
方老汉回到店内时,一名白面无须的中年男子,坐在店内的会客室内喝茶,知道这就是小儿说的大客户,方老汉连忙上前见礼:“让贵人久等了,贵人莫见怪……。”
白面无须的中年男子,就是京师来的张公公,看着面前老瓷匠,张公公想,这个应该好忽悠吧!。
“汝可是方大匠?”
听到面前的大客户动问,方老汉带着憨厚的笑脸说道:“贵人抬举了,称不上大匠,老汉我就是一个烧窑的。”
“方大匠的窑烧的好呀!,如此精美的瓷器,咱家就是在京城,连宫中都不多见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