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想让村民富裕起来吗(第 2/4 页)
进了杂货铺,文启东看了一圈后,指着柜台内货架上的一个紫砂壶说道:“掌柜的,麻烦你把那个小壶拿给我看看。”
店里的掌柜把小壶从货架上拿下来,没有直接递给文启东,而是先放在柜台上。
文启东从柜台上拿起小壶,看了看后,说道:“掌柜的,这小壶看上去刚下火口,也不是宜兴出产的啊?。”
店掌柜看了文启东一眼,说道:“道长好眼力,这小壶是本地土窑烧制的,上个月才出窑的新货。南面宜兴的货,现在还过不来。”
“哦,贫道不是听说江南已经解放了吗,怎么还进不到货?”
“害!,路上还是兵荒马乱的……,不要说南面的货了,就是本地的东西,要不是上个月,政府允许开工了,连现在卖的货都没有。”店掌柜的语气很是感慨。
文启东在杂货店内购买了一个烧水的铜壶,一口铁锅,还有其它一些日用品,总共花了近三块大洋。
在购买这些东西时,从店掌柜的口中,文启东得知了一些在山里听不到的消息。
焦城刚被解放时,很多小工厂,小私人作坊,都处于停工停产的状态。
有些工厂是因为工厂主跑了,还有一些工厂是遭到了撤退国党军的破坏,那些私人小作坊,则是为了躲避兵灾,只好临时关门。
局势平定下来后,那些遭到破坏的工厂,由于一时之间采购不到机器配件,也无法复工。
而私人小作坊,则是由于政策还不明朗,需要等待上级区分对待意见通知,所以也没有立即恢复生产。
直到上个月初,上级下发了允许私人小工厂主复工复产,可以继续经营的通知,市面上的货物才又慢慢多了起来。
从店掌柜口中得知了现在的市面情况,再看看自己手中购买的,做工粗劣的彷制紫砂壶,文启东的心里,又有了把窑厂开起来的想法。
在这物资贵乏的时候,一个窑厂,能解决很大一部分生活用具来源,哪怕是为了自己的方便,也应该把瓷窑建起来。
把购买的东西都放到背篓里,告别店掌柜,文启东继续自己的逛街采购。
另一边,焦城的粮站内,村长文传根带着运粮的村民们,正在缴纳村里的公粮。
一筐筐的小麦,被称重后,倒入粮站内的大屯仓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