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为人民服务(第 2/4 页)
打量了一遍医疗室内情景,张组长的心里,也有了那种,这间诊所能治病的感觉。
张组长也是一个‘病人’,他的病是在战场上遗留下来的陈年旧伤,作为一个抗战初期就加入共委党的老兵,张组长曾经两次负伤。
看到医疗室内满满的各种药物,再想到从村民口中探知的消息,张组长除了对老道士的医术有点相信外,对道士本人也起了兴趣。
向屋内走了几步,张组长走进文启东的旁边,观看文启东正在调配的药品。
见文启东把几种不同颜色,散发着气味的粉状物,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就好奇的问道:“道长这是在配药?。”
转头看了张组长一眼,文启东答道:“对,贫道配制的是常用风寒感冒冲剂,只是感冒症状的病人,直接用温水冲服这种药剂就行,不用再麻烦去熬药了,方便。”
张组长又问到:“这些粉末都药材制成的吗?,不需要去药渣,可以直接喝到肚子里?。”
文启东笑了笑,“张组长也是行家,知道药材都有毒性的道理。不过,我这配制的药材,都已经做了加工提纯,基本去除了药材内的毒性,可以放心服用。”
听了文启东的解释,张组长对眼前道长更是好奇了,出口问道:“文道长医术高明,知识渊博,看来,道长也是出身不凡,不知道长属于道家何门何派,是从哪座山上归来的啊?。”
在工作组到来后,文启东在自己的来历上,已经想好了说辞。
“让张组长见笑了,贫道虽自幼跟着师傅修行,却不是那些名门大派出身,只不过是山野无名子孙观的道家之徒,我这一身本事,也多是师傅传授。至于我师傅的尊号,几十年前,当地人尊称为九义道长,因我师傅不喜交游,所以在道门中很少有人知道。”
文启东编造的出身来历,九分真一分假,就算有人去当地调查,探知的消息也和文启东说的一致。
因为,当地确实有一家小道观,也确实在几十年前毁于战火,如果能找到当地还活着的老人询问,道观没毁于战火前,道观内住着一老一少两名道士也是真实的。
但情况也就只能调查到这里了,进一步具体详细的信息,就不可能得到了。
事情隔得太久了,几十年间,该地遭受了一遍又一遍的兵患匪患,当地生活的人都换了几茬,哪里还能探知具体的信息。
一个小山村里,出了一个识文断字,又医术精湛的道士,张组长肯定会有所怀疑的,对文启东所说的出身来历,将来向东北派流调人员时,一定会列入需要调查的人员名单。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