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有赚钱的活路(第 2/3 页)
文启东院门外的两间房,内部是半通的,一间放着药柜和问诊台,另一间是放置半成品药材和配置药品的地方。
看文启东在那些瓶瓶罐罐之间忙碌,老汉文明亮没话找话道:“老七啊,你这成天摆弄这些草根、树根、石头粉的,不出去找些吃的,到大雪封山时,你吃啥!。”
对于老汉文明亮的担心,文启东随口答道:“老哥你不用担心我,等过两天我到山外的矿区换些粮食回来。”
老汉文明亮前些天受了风寒,肺部有点感染,要是以当前的医疗水平,治疗起来会很麻烦,说不定会留下病根。
到了文启东这,文启东给他服用了两天驱寒的汤剂,吃了三天的白药片,就彻底的好了。
不但病好了,还顺手在文启东这里,寻摸了两斤雪白的食盐回家。
给老汉文明亮的雪盐,是文启东在合成药物时,顺带制作的产物,是文启东准备拿到山外换粮食用的。
不要看文启东的制药室内,没有各种先进的工业设备,只有一些瓶瓶罐罐的容器。
在文启东的炁能超强掌控力下,可以洞悉物质分子的神识分辨下,那些矿物原料,文启东只用一些简陋的设备,就能合成制备成各种化工成品。
不过,毕竟是纯手工制作,文启东也只有一双手,也只能少量生产。
像是白色的纯细颗粒食盐,在古代就能制作,五十年代时的西方国家,已经能去除粗盐中的大部分杂质,生产一定标准的细盐了。
可由于生产成本的原因,在五十年代的夏国,雪白的细盐,还是一种奢侈品,普通人家里,还吃的是口感不太好的大颗粒粗盐。
文启东制作出一些细盐,除了自己吃以外,是想用细盐换取一些,诸如粮食等不能凭空出现的物品。
此时的国内,还没有食盐管控专卖,文启东倒腾一点食盐去卖,不会有什么问题。
不搞其它产品,选择盐这个商品去卖,有人追究雪盐的来历时,见出自一名会配药炼丹的道士之手,也不会觉得奇怪。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