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坐看‘虎斗’的官兵(第 2/4 页)
大帐内的一众民军首领,围绕着山阳镇内的钱粮,你一言我一语,说的越来越起劲,好似山阳镇可以唾手可得一般。
而那位能在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的道士,被他们选择性的遗忘了。
见众首领的精气神重新振奋了起来,上座的高迎祥,满意的暗暗点头,觉得事情还是大有可为,不用退兵了。
自农民军包围山阳镇以来,通过三次的攻城,见识了民团兵精良的装备,强大的火器威力后,已经有些将领提议撤兵了。
因为民军都是流动作战,根本没有攻坚能力,九米高的怀庆府城,他们短时间内都攻不下来,面对十二米高的山阳镇城墙,农民军更是很难迅速攻克。
之所以没有立即退兵,是因为农民军的探马发现,自从民军攻打山阳镇开始,周围的官兵并没有急着派兵救援,反而都按兵不动作壁上观起来。
这样好的机会,农民军当然不舍得放弃了。
鉴于山阳镇的火力太勐,攻城的士兵很难靠近城墙,就有人建议用堆土法攻城。
这种攻城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漫长的时间。
时间的问题,看周边官军的动态,民军中那些脑子还够用的将领,已经领悟出了,朝廷的那些官兵,好像不在意民军攻打山阳镇。
农民军中的那些将领猜测的没有错,就在他们围攻山阳镇时,怀庆府城内,河南巡按张任学,带着河南的剿匪营兵,解了怀庆府的围城之困后,就驻兵怀庆府,不再北上一步。
山西的剿匪督臣许鼎臣,带着贺人龙和左良玉两部兵马,也屯兵济源,不再东进。
怀庆府衙内,张任学打发走了又一名来头不小的说客后,仰天长叹一声道:“如今乱民如潮,那些民膏蠢虫还在尔虞我诈,为了贪欲,坐视乱民反贼做大,真恨不得把他们的憎恶面目公知天下。”
旁边的幕僚一听此话,连忙说道:“切切不可,东翁万不可行此之事,此事背后牵扯太大,如不顺他们的意思,恐怕会对东翁不利。”
听了自己幕僚的话,张任学又叹了一口气,自嘲的说道:“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如今,还有几人心中存有此念……。”
幕僚跟着叹口气,劝道:“东翁心系大明,可也要考虑一下家人,他们那些人做事是没有底线的。
另外,那些营兵将士,对前去救援山阳镇也是心有抵触,营兵将士们是还记着当年兵败山阳镇,对山阳镇心有怨恨啊。如此情况下,也不好强行驱使。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