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连云镇可是神仙建的(第 2/4 页)
近五万名叛军,攻城失败后, 正乱哄哄的集聚在连云镇西城门外三里处,一部分看似想安营扎寨, 还有一部分,在几百名披甲叛军的带领下,正绕城向东,目标是海边的码头。
连云镇的码头上,停泊着大小二百多艘海船,其中一百多艘小海船,是专门用来捕捞海鱼海菜的,常年停在码头上。
另外一百多艘大海船,刚从大员岛回来没两天,正准备把码头旁边流民营地的流民运走。
码头和连云镇的城墙相隔有两三里,这中间的空地上,不但有临时安置流民的营地,还有海产品的初加工作坊,海边还有一大片的晒盐场。
由于叛军来袭,晒盐场和作坊棚子内的工人,都已经被转移到了城内,只有流民营地里,还有几千民流民。
这些都是刚来到连云镇没几天的流民,因为还没有来得及接受清洗、消毒、诊治,还属于潜在病源传播者,所以就被安排在城外的营地里。
把这些没有经过收治流程的流民,关在临时营地里,也并不是就不管了,要知道,码头上还有几百艘海船呢,就是不管这些流民,几百艘海船可不能落到叛军手中。
文启东在空中看到,五千多名团丁,已经出了东城门,正挡在叛军来袭的方向上。
五千多名团丁分两个作战团,其中一个作战团和所有的炮兵队,已经摆好了防御阵型,另一个作战团,也做好了攻击的准备。
向码头袭来的叛军,乱哄哄的一大片,人数上看似不少,有近万人。
可人数虽多,绝大部分都是手持木棍的乱民,正真披甲的只有几百人,就是把手持兵器的都算成精兵,也只有两千多的能战之兵。
而反观连云镇的民团,全员披甲不说,手中兵器都是精钢制作,军阵中,口径六十毫米的高强度合金炮车,每隔三十米就有一门,整个几里宽的防御阵地上,布下了五十辆这种轻型炮车。
这些火炮由于是用合金铸造,整体重量虽轻,可火炮的体量却并不小。
火炮参考了拿破仑炮的造型,经过优化改良后制造而成,是先进同时代火炮的后装填门栓式火炮,炮弹使用的是定装弹,近两米的滑膛炮管,既能打弹丸,又能打钢珠散弹。
除了先进的火炮,还有能够碾压弓箭的中远距离打击武器,山阳镇出品的大口径抬枪。
民团编制中,设有单独的抬枪营,作战时,两个冷兵器营配一个抬枪营,加上一个十门火炮的炮兵队,再配上三十辆马车的后勤运输车队,形成一个二千多人的独立作战团。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