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任(第 2/4 页)
这次押运流民迁移,除了一千多团丁,还有道医学堂的五十多名学生。
这几十名学生,小的十四岁,大的十七岁,都是在道医学堂,学习了二年以上的学生。
之所以把学堂中年龄大的学生拉出来,就是要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锻炼他们的实务能力,在这乱世,光死读书是不行的。
在这几十名学生中,刘东强和马化云这两名优等生,也参加了这次行动。
由于天赋好,两人经过两年多学习,文启东编写的几门课程,两人已经学完,知识水平已相当于小学毕业了。
就连四书五经,两人也通读了一遍,虽作不了八股文,可日常书写是没问题的。
这样的知识水平,对文启东的前期计划实施来说,已经够用了,再结合实务锻炼培养一下,基本就可以替文启东独当一面了。
但想让俩人独当一面,包括这次带出来几十名学生,也能在以后扛起捍卫汉文明的大梁,就要对他们进行磨砺和成长的土壤。
两人骑着马,各自带着二十多人,全副武装的随着流民大队前行,身份是流民迁移事务督查。
他们的任务,是监督和指导流民中的各级队长做事,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
随着流民东行的日子是忙碌而枯燥的,又一天的行程结束了,安排好了流民宿营,刘东强带着自己的一帮人,拖着疲惫的身子,骑马回到粮车旁的宿营地。
营地里,马化云早就回来了,正让自己的手下给他烧水泡脚。
对马化云的少爷毛病,刘东强一直看不惯,都是流浪儿出身,安稳生活了二三年,就养成少爷了!。
下马走过马化云的身边时,刘东强打招呼道:“呦,马少爷,回来的早啊,又让同学给你烧水泡脚啊!”
马化云瞥了刘东强一眼,坐在凳子上,一边清理着脚上的水泡,一边漫不经心的回应道:“刘班长回来啦,一直羡慕班长有一副好身体,每天来回跑上百里也不见累。”
两人一个班长,一个是副班长,几年相处下来,并没有相处成为兄弟,反而成了相互的竞争对象。
这和俩人的出身有关,刘东强是贫家子弟,是从小吃苦长大的,而马化云是城里的吏员家庭出身,从小没受过什么苦,不同的家庭出身,做事方式和性格当然不同,俩人搞不到一块去很正常。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