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员工要‘跳槽’(第 2/4 页)
文启东也想过,用自己的能力改造挽救大明,毕竟从正统上来说,朱家的太祖皇帝,是再造汉家江山的伟大帝王,要是做对比,朱元璋的功绩,历史上的皇帝没几个能比得上。
至于史书为什么评价那么差,在这里就不评论了,都是有例可循的惯例。
作为大明朝治下的少数民族女真族,机缘巧合之下,翻身农奴把歌唱,由奴才变成主子,当然要贬低自己原来的主人,凸显自己的正统性,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女真人得到天下后,也是靠屠杀、蚊子狱,靠延续官绅地主的既往利益和权力,才没有和蒙古人一样,百十年就退出了中原,又变回了少数民族。
但是,这种清承明制的改朝换代,除了皇帝姓氏换了外,底层的民众并没有得到好处。
贯穿了整个清朝,底层民众此起彼伏的造反,本质上并不是为了啥反清复明。
根本原因是,换了一个朝代后,明末时的土地兼并,压在底层民众身上的税赋剥削,不但没有减轻,还在八旗奴役制度下,受到了八旗和文教集团的双重剥削,民众活不下去了,只得起来造反。
所以,文启东要想改造大明,就要剥夺现有文教利益群体的特权,平均现有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和财富。
这样的改造变革,比直接造反,杀个血流成河还难。
封建中央集权发展到明末这个时期,一切的造反,在代表‘民’的根基群体,儒教读书人眼中,都是没有大义的,是要去反对的。
这也是导致李自成失败的,一个最大的原因。
后来,满清入关,统治中原后,一直保留着八旗武力集团,就是为了压制文教利益集团。
哪怕是八旗腐化了以后,皇帝也牢牢的抓着军机处,这个直属于皇帝的‘刀把子’不放手。
刀把子在手,你文教利益集团厉害,我嘴上说不过你,那就拿刀割掉你的舌头,砍掉你的脑袋……。
由此可见,想改变这种延续了千年的制度有多难,原时空要不是出了一位伟大的图书管理员,说不定炎黄文明,也如其它古文明一样,彻底的沉沦了。
在这异时空,文启东要是参与世俗之争,能做的最大最有意义的事,就是让这个异时空的炎黄大地,早个几百年进入觉醒时代。
想达到这个目标,靠装神弄鬼,进行愚民是不行的,靠着外星科技,直接拔苗助长也不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