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做人要‘厚道’(第 2/4 页)
政务处派出的购粮队,最远已经跑到山东运河边买粮了,附近几个大城,粮价都上涨了一两倍。
虽然粮价的上涨,是因为北方的战事,可也给流民的收治,增加了巨大的成本。
一看这样的情况,文启东把迎娶郡主的事也暂时放下了,通知了赵王府,婚礼放到明年后,文启东独身一人下了江南。
这次千里南行,文启东即没骑马也没坐车,全靠一双脚板走过去。
一年多来,文启东的修为进步缓慢,正好借着这次远行,磨砺一下自己。
说是步行,可流云飞步施展起了,就是八百里加急也没有文启东的脚程快。
一路不停,行程不到二天,文启东就进了扬州府城。
古人曾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人生得意时带着钱到扬州,是多么令人惬意的事。
为何到扬州要带着钱,因为扬州的娱乐业发达呀,到了纸醉金迷的温柔之乡,没有钱能惬意的起来吗!。
明末的扬州,作为水陆要冲之地,不差钱的盐商汇集之所,兴起了很多为富人服务的行业。
其中,最令那些读书人‘乐道’的,就是‘扬州瘦马’了。
所谓的‘瘦马’,是那些人贩子和青楼,为了富人们的需求,贩卖农家中相貌姣好的幼女,从小养成,以小脚纤腰为形体美,学习琴棋书画以娱人的苦命女子。
在明末的扬州,盐商豪富聚集之地,有钱人多了,消费需求就奢靡,催生出‘扬州瘦马’这种畸形的审美恶趣就不足为怪了。
文启东进了扬州府城后,只用了半天的功夫,就把排名前十的盐商家里转了一遍。
在穿上超级隐形衣后,光天化日之下,文启东大摇大摆的‘游览’了这些盐商的银库。
对于银子这种金属,文启东现在并不缺,在京城捞的几百万两银子,在文启东大笔的花销下,还有一半没有花出去。
说实话,文启东逛这些盐商的银库,不过是在好奇心下,看看传说中富可敌国的盐商,家里是不是真的金山银海。
一圈转下来,虽然实际情况名不符实,但盐商的豪富也并非全是传言。
就文启东进的这些盐商家银库,超过千万两现银没有,每家银库里,几百万两银子还是有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