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文道长,你要郡主不要(第 2/4 页)
于是,赵王府就花钱托宫内的太监,去探探现在的后宫之主,周皇后的口风。
现在掌管后宫的周皇后,在后宫行使权利上,可比张嫣主管后宫时大多了,崇祯朝的后宫,可没有持宠横行的乳娘老妈子,周皇后是后宫真正的第一人。
当周皇后听到这事时,很是惊讶,郡主配道士,这听着咋那么不靠谱呢?。
不过,对张焉这位皇嫂,朱由检两口子还是很尊敬的,毕竟朱由检能登上皇位,他这位皇嫂可是起到了关键作用。
知道这桩婚事是皇嫂说出来的,周皇后就把这事记在了心上。
几天后,在中秋之夜,皇家后宫的家宴上,周皇后就把这事提了出来。
因为是后宫的家宴,席上除了朱由校这个皇帝,其她人都是后宫内的妃子,张嫣做为先皇皇后,现在的懿安皇后,也坐了一个主位。
明朝的皇族,自家人在一起时,和普通家庭没多大区别,情亲关系近似于农家那种随性氛围的。
在众人围酒赏月闲叙时,周皇后借着一位皇妹婚事的话题,向着旁边的张嫣问道:“皇嫂,听说您有意为赵王府的清荷郡主招个仪宾,人选是那凤山观的观主?。”
周皇后的话,问的张嫣一愣,反应了片刻,才想起来当初自己的那句玩笑话。
张嫣刚想说,那是玩笑话,可一看周皇后的眼神,又把到了口边的推脱话收了回去。
转头看了看朱由检那不自然的神情后,张嫣立即明白了,自己这位弟妹当众说出这话的意思。
稍微一思忖,张嫣笑着说道:“妹子这话可问着了,这事有一年多了吧,当时清荷进宫,哀家看那小妮子心仪那道士,就提了一句。
那时是想,清荷小小年纪没了父王,咱皇家的公主郡主,想找一个可心的额驸仪宾不容易。
而那道士会炼丹,医术也好,又救治了先皇,人又年轻,算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哀家就想着,要是能招为仪宾,不远不近的,也算是有了一个得用的自家人。”
说到这,张嫣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朱由检俩口子的神色。
朱由检还是那副勉强的表情,周皇后倒是很关注的样子,一见张嫣停下话头,立即接了过去,笑道:“皇嫂说得是,咱们皇家的女儿,遇到一个好仪宾也不容易,皇嫂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赵王一脉可是盼着皇嫂给他们下懿旨呢。”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