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要让道医实至名归(第 2/4 页)
没有可聊的东西,可也不能闭口不言,于是,文启东就和他们聊医术。
古代那些真正的道士,多多少少都懂一些医术,通过和这些道人们聊医术,文启东发现,此时的道家医术,还残留着一些巫术的影子。
这些巫术的残留,更多的是在那些玄虚的仪式,和无意义的装神弄鬼上面,就是有那么一两点有用的东西,那些道士们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通过和这些人的交流,文启东发现这样可不行,这样的状况,可不符合道医的名声。
劳碌命的人就是这样,刚稍稍清闲了几个月,文启东就为道医的现状操心起来。
为了让道医实至名归,文启东准备编撰一部道家医典。
在这部医典中,药材、医理、病理诊断等基础知识,文启东参考了自己在蒲州时编的那部医书,区别是,去掉了药物精炼制作手法那部分内容,但对药材的泡制和使用方法却没有改变,仍然要比现今的同类医术要先进。
不同于普通医书的是,这部医典加入了许多道家独有的治病手法,说是道家独有,其实是文启东借用道家原有的一些无用治病举动,把这些唬人的无用举动,经过改良后,加入了催眠、精神暗示、经络推拿等有用的东西。
为了让没有修为的普通道士,也能运用这些治病手法,文启东参考了原时空的一些现代医术,还有外星高等文明的一些医术理论,编纂出了一部系统的、普适性的医学著作。
这部道家医典,虽披着道家的外衣,可本质上就是一部集中医之大成的医学著作。
别人写一部医书,时间都是以年记,有些是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完成,到了文启东这里,从他起意写书,到一部千万字的医学典籍完成,只用了七天时间。
这速度,要是让才死没多长时间的李时珍知道了,一定会愤怒的说:“你这个异端,挂逼……”
李时珍如果还活着,看到了文启东编撰的医典,他也只能叹息:“我几十年的辛苦白费了……”
因为文启东编撰的医典,其中药材部分,总药材种类有三千多种,是本草的二倍多。
当然,文启东编撰的医典,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抄本朝纲目的,只不过文启东对本草上的那部分做了修正。
医典比本草先进的地方,不光是内容更丰富详实准确,就是药典上的所有药材插图,都是清晰的彩色插图,上面的图画和原物分毫不差。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