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道观落成(第 2/4 页)
村民的房子,都建在山谷中的坡地上,尽量不占用可以耕作的土地
要是按传统砖木建筑,在二三十度的坡地上建房,会有一些困难,工具不凑手时,光是一个地基,就是一项小工程
现在,山谷内,所有的工具都是纯钢制作,坚硬的岩石,在高碳钢钎下,也变得容易清理起来
根据山谷的地形,村民的房子分为三处,多的一处盖了六十多个院子,少的一处只有三十多,总共一百五十二套院子
每套院子都三间或四间正屋,两间小屋,这是根据建房的地形来建的,空地大的就多建一间房,地方小的就少建一间房,就这条件,已经比拟山外的小地主了
山谷内的五个小山坡,三个盖了民居,一个盖了仓库和几间公用房,紧挨着仓库的山头,是文启东预留的道观所在
道观的几处正屋,都是背靠大山门对山谷的格局,虽不是标准的坐北朝南,但也根据周边的山势,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顺风顺水
对于自己的居所,文启东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几间起居室内,不光有卫生间马桶,通水通电,还加装了暖气和空调,一间专门的洗浴房间内,还建了一个鸳鸯浴池
这些设备,为了能经久耐用,文启东可是咬着牙用制造机生产出来的
所有的东西,都是采用‘黑科技’技术制作,质量都能保障千年不坏
就拿最简单的水管来说,那是能用于星空战舰上的东西,以地球的科技,五百年内,别想造出类似的产品
道观的用水是单独的,水的来源是北面大山里的山泉,用埋入地下的管道从山体内接出来后,流进道观旁的一个水塔
水塔外观是三层十几米高的八角飞檐塔,塔内是水箱净水器,塔的外部上层,是太阳能收集器
这可不是落后的光伏发电装置,而是高等文明用来收集恒星能量的技术,就这十几平方,伪装成塔顶琉璃瓦的太阳能收集器,每天产生个千瓦时的电量跟玩似的
这么多电量,文启东除了道观后院,自己的起居室内使用外,其它的电能都储存了起来,送进小球内,让超级制造机慢慢转化成更高级的能量源
虽说这点电能,对小球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蚊子腿再小,它终归是块肉,集腋成裘、积少成多嘛
山谷内的所有建筑,虽然主体都是框架混凝土结构,但外观都是仿古式的
外人进了山谷,光从外观看,和山外的房子没啥区别,最多感叹山谷的人富裕,家家户户都是青砖碧瓦房
就是外边的人进了村民家中,屋内的情形也基本和山外一样,只要不拿着镐刨墙,看不出来什么
文启东只是给村民盖了房,修了厨房,每家给了三两个可用一百年都不坏的铁锅,其它就不管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