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桃源之地(第 1/4 页)
叛军南下去攻打连云镇时,从各地官府和官军都是远远围观的情形来看,显然是乐观其成,希望叛军能破了连云镇的。
只可惜,孔有德不争气,几万叛军南下,结果却虎头蛇尾, 被民团军一仗就打的现出原形,只剩几千人狼狈而逃。
声势浩大的叛军没有破了连云镇,还吃了败仗,虽让朝堂上下关注此事的官员们很失望,但看到叛军被打回了原形,也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特别是主张武力剿灭叛军的官员, 一时之间就占据了上风, 弹劾登莱巡抚孙元化的奏折也多了起来。
孙元化是举人出身为官, 师承徐光启,受西学影响,信奉基督教,是主张大炮主义的人,精于火器制作。
崇祯三年,他任登莱巡抚后,一边大力招募西洋技师铸造火炮,一边把没人管的辽人和一部分东江镇官兵,重新编练成军,准备用于辽事。
孔有德就是他在编练营兵时,任用的主要将领之一。
吴桥兵变,孔有德带着他编练的营兵发生叛乱后,孙元化顶着压力,主张招抚叛军。
由于当时的辽西战事正急,后金兵正在围困锦州, 辽西的不断告急求援,让朝廷一时之间, 抽调不出兵马来剿灭叛军, 就默许了孙元化的招抚。
原历史, 孔有德的叛军,借着回登莱接受招抚的名义,没受到强力的阻拦,直接回到了登州。
回到登州后,本来要准备接受招抚的叛军,在有些官员故意压下叛军的请降书下,重新反叛,勾结登州城内的东江兵,破了登州城。
最后,整个登州的东江兵,跟着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带着孙元化铸造的大炮,还有西洋人技师,投降了后金,直接增强了后金兵的攻城能力。
透过迷雾看历史,回观明亡清兴三十年,就会发现,只要朝廷做出对的决策,就有一批朝臣出来反对,而那些错误的, 会消耗国力,加剧社会动荡的决定,会很快的被执行。
其次就是,整个崇祯朝,但凡那些还忠于大明的、能做事的官员,一个个都被垫了黑砖,不是身死,就是被罢官。
虽说在这方面,朱由检这个不合格的皇帝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细细推敲,从后世记录来对比,就会发现,很多被明史标榜的所谓‘忠臣’,有很大一批人,他们做的事,反而加快了明朝的灭亡。
他们这些人,被书写在《明史》的‘忠臣传’中,与那些真正的忠臣混杂在一起,让人难辨忠奸。
而《明史》,是清朝用了一百多年时间,几易其稿,经过三代帝王过目检验,好不容易才完成的,号称最‘详实’的史记。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